上海话剧糊涂戏班:以戏悟人生

本文详细介绍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环球舞台演出季上演的英国经典闹剧《糊涂戏班》中文版,从剧情设置、舞台呈现、人生寓意等多方面展开分析,探讨了该剧所蕴含的戏剧与人生的深刻关系。

近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环球舞台演出季为观众带来了英国经典闹剧《糊涂戏班》的中文版。这部剧可有着非凡的履历,它曾多次斩获重要戏剧奖项,多年来在舞台上久演不衰。它就像一个独特的魔法盒子,带领观众走进剧场中的另一个剧场,以群像式的热闹喧哗传递着看似没心没肺的快乐,可实际上,却用戏剧的力量触碰着人生的深层意义,让观众在幽默中领悟世态人情。

以戏讲戏:幕后精彩更胜台前

《糊涂戏班》堪称一出关于剧场的“元叙事”。故事中,一个三流戏班即将开启巡演之旅,然而,他们面临着诸多困境。资金短缺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得戏班喘不过气来;演员之间意见不合,就像不同轨道的列车,难以协调;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仿佛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更糟糕的是,演出赞助商——沙丁鱼罐头公司的老板强势介入戏班的运转和演出内容,意外状况接踵而至,乌龙事件不断上演,彩排和演出一度濒临失控,局面几乎难以收拾。

当大幕缓缓升起,从观众席走出来的“导演”打破了第四堵墙,这一巧妙的设计将观众瞬间放进了“剧场套娃”之中。剧中人物依次登场,没有任何直接的文字和语言形式的人物介绍,仅仅依靠角色之间的对话和表演,就清晰地呈现出剧中人物的身份和复杂关系,不得不让人惊叹剧本的高妙之处。

舞台上的主体舞美是正要上演的这出戏的布景。这个立体装置宛如一个神奇的分隔线,将舞台一分为二,清晰地区分出戏中戏台前幕后的场景。开门与关门,登场与退场,楼上与楼下,所有的情节都在这个装置上有条不紊地交代完成,以最快速简洁的方式让观众分清台上人物,跟上剧情的进展和反转。

从幕后到台前,同一件事的正反两面如同回旋镖般巧妙呈现。在第一幕时埋下的梗,会在后续情节中产生连锁效应,一一交代给观众。尽管演出长达190分钟,但情节的不断反转,笑点的不断积累升级,让观众始终保持着新鲜感和兴奋度,全神贯注地坐看剧中人如何收场。

《糊涂戏班》并不单纯地想告诉观众这是在排一出什么样的戏,也不是为了渲染排戏的不易。它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三幕戏的正反视角切换,深入探讨戏剧与人生的纠缠,阐释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幕后的故事未必不如台前精彩,甚至可能更加精彩。同一幕戏可以有两种看法,同一句台词可以有两种言说方式,同一组对话可以有两种意义指向,明暗调和,互相衬托。

以有说无:人生和戏剧重合也错位

《糊涂戏班》的戏中戏在一座林间别墅展开,在有限的空间里,房东夫妇、管家太太、房屋中介、税务局工作人员、小偷陆续登场,通过偶遇构建起戏剧冲突。而在戏外,导演与女演员、投资人与男配角之间擦出了爱情火花,还有失散父女多年后的重逢,这些情节让人物关系更加复杂交错,化学反应也更加强烈。然而,编剧在处理角色之间的多角关系时,却展现出了难得的清晰。在接连不断的误会中,这些人物用从剧场中得来的经验处理生活,在同一场戏中不同人的处理方式互相映照,呈现出人生和戏剧之间的重合与错位,这也成为《糊涂戏班》留给观众思考生活的宝贵锦囊。

全剧的台词密度非常高,在方寸舞台间,人们有限的表达能力无法准确传达心中真意,从而制造出无尽的误会。剧中男演员盖瑞有一句口头禅:“你懂我意思吗?”在这样的情境里,耳背还总处于醉酒状态的老演员赛尔斯登成为一个隐喻般的角色——虽然我们都在不断地说话,但是鸡同鸭讲的尴尬还是无处不在,众人的兵荒马乱其实是以有说无,以喧闹显无语。

将计就计:转化视角消解无奈

《糊涂戏班》的编剧是英国著名作家麦克·弗雷恩,他的另一部为我们熟悉的剧作《哥本哈根》曾获得过多项戏剧大奖。而更早创作的《糊涂戏班》同样彰显了编剧的高超水平,这部剧能够长红,是因为它深刻地洞察了人生与戏剧的关系,将荒诞与虚无借助一方戏台精巧地呈现出来。

近年来,“草台班子”这个词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并与“松弛感”风潮相互呼应。“草台班子”常常在一种自我宽慰的语境中使用,当人们无可奈何之时,只能反问自己一句“何必内耗”。《糊涂戏班》似乎也应和了这个心境——舞台上的这个草台班子由多位“半瓶子醋”组成,他们糊涂但还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虚张声势。比如当发现彩排根本完不成的时候,导演说“你们就把首演当彩排”,其实只是无奈地勉强维持。

麦克·弗雷恩剖析这一现象的面子和里子,以闹剧解构规则,规则对人产生的约束以及随之而来的痛苦,也就随视角的转化而消解。因此,《糊涂戏班》的“糊涂”并非“一无所知”,而是深切知晓戏里戏外的荒诞并且努力不把它当成一回事。毕竟你我都是各自人生的真正主角,幕后的故事没人比我们自己更清楚,任何他者都只是终会离场的观众。生活不会像写好的剧本那样发展,我们不可能拿着现成的剧本格物致知,在意外的冲撞下,大多数人会选择将计就计地往前走。人生和台前的表演一样经不起急刹车和反复推演,轻松点吧朋友们,总归是难得糊涂。

本文围绕英国经典闹剧《糊涂戏班》中文版展开,先介绍其演出情况和整体特色,接着从“以戏讲戏”“以有说无”“将计就计”三个方面分析剧情、舞台呈现、人物关系及蕴含的人生哲理,揭示出该剧以闹剧形式展现戏剧与人生的紧密联系,启发人们以豁达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荒诞与无奈。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573.html

(0)
半荷mio半荷mio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