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对于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发挥作用的看法,指出理财投资方面应避免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建议,并提及人工智能知识准确性不足以及大模型应用可能产生的隐私问题等内容。
财联社3月19日消息,业内的专家明确指出,当下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去评判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所起到的作用。尤其是在理财投资这类重要的领域,大家应当避免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给出的建议。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对此发表了他的观点。他表示,通过借助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人们的确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和学习金融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金融素养。这无疑为人们打开了一扇获取金融信息的新窗口,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专业的金融内容。
然而,董希淼也着重提醒,人工智能生成的知识在准确性和科学性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目前而言,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绝不能将其作为决策的依据。因为在理财投资等领域,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必须保持谨慎。
此外,董希淼还强调,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加速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发隐私权等方面的问题。在使用大模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强化数据信息安全和隐私权保护的理念深深融入到每一个环节中。要以最为严格的标准和最为严密的措施,来保障数据信息和个人隐私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更加健康、有序。
本文围绕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展开,业内专家提醒要辩证看待其作用,理财投资避免过度依赖,指出人工智能知识存在准确性问题,同时强调大模型应用需重视数据信息安全和隐私权保护。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