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老年人运动展开,介绍了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分析了运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方法,还指出了老年人运动常见的误区。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许多老年人都纷纷走出家门,开启了运动健身的模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在运动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意外伤害。那么,哪些运动才真正适合老年人呢?运动时又要避开哪些误区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讲解,教您有效规避运动损伤。
专家表示,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案应该如同“精准用药”一样,讲究科学性。专家介绍,老年人的运动方式丰富多样:
①有氧运动(像健步走、游泳等)能够有效提升心肺功能。
②抗阻训练(例如使用哑铃、弹力带)可以增强肌肉力量。
③柔韧性训练(比如瑜伽、八段锦)能够改善关节灵活性,尤其适合久坐人群。
老年人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首先是心脑血管相关的隐患。专家指出,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会逐渐衰退,对于运动的耐受力以及运动带来的一系列机体变化的调节能力都相对较差,在运动中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
其次是肢体的运动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骨骼和关节会出现退行性变化,肌肉力量减弱、弹性下降,骨骼密度降低,关节灵活性变差。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韧带损伤、骨折等情况。比如进行一些剧烈的跑跳动作或不正确的伸展运动,就可能拉伤腿部肌肉或扭伤踝关节。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专家建议: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老年人在运动中一旦出现胸闷、头晕、关节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情况严重的要及时送医。同时,推荐低强度、低冲击的运动,如健步走、太极拳、游泳等,这些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可减少受伤风险。
还有一个流传的说法“筋长一寸,寿长十年”,这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有些老年人过度追求身体的柔韧性,在锻炼中进行大幅度的拉伸动作。专家表示,这样的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拉伸本身确实会带来一些好处,可以改善局部肌肉的循环、排酸,让损伤之后的肌肉更快恢复。但是拉伸要适度,一些关节比较松弛,本身就不需要特殊拉伸的人,如果进行拉伸,甚至会造成关节的松弛、不稳,反而会带来更多损害。专家提醒,老年人进行柔韧性练习时,应避免弹震式拉伸,静态牵拉肌肉肌腱至感觉紧绷,每个动作保持30秒即可。
另外,有些老年人常年保持单一运动方式,比如长期只进行跑步、登山等运动。然而,单一的运动方式可能存在健康隐患。专家表示,单一的运动方式有可能对关节或肌肉带来重复性损伤,而且不能充分锻炼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我们提倡运动是多结构的,既做有氧运动,又做抗阻运动,还要做柔韧性运动,多种运动结合起来。每位老人有自己的锻炼习惯,但坚持多年的习惯并不一定就是对的,比如以下这些运动习惯,就存在很多健康误区。
生病时坚持运动。专家介绍,我们在生病时,免疫系统主要的任务是对抗机体的病毒、细菌,这个时候如果还去锻炼,会增加机体的负荷,进一步造成身体损害。
运动后立即洗澡。专家介绍,我们运动时,主要是靠肌肉去锻炼,所以大量的血液是存在于肌肉组织中的。如果去洗热水澡,外周血管舒张,会造成低血压状态。所以,有些人洗澡时会产生晕厥,甚至脑缺血。而老年人运动之后,冷水澡同样不能洗。冷水刺激会使血管突然收缩,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甚至引发脑出血或心肌梗死。如果要洗澡,建议运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后,以温水为宜。
空腹运动。有些人喜欢空腹做运动,认为这样可以加速燃烧脂肪。专家表示,一般不建议老人采用这样的运动方式。专家提醒,肠胃功能差、易低血糖、60岁以上以及患有糖尿病或心脏病的人,不适合空腹运动。早上锻炼前一定要吃点东西,如面包、鸡蛋、牛奶等,更利于身体健康。
经常运动是健康的生活习惯,但老年人一定要找对方法,适度锻炼。
老年人运动展开,介绍了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指出了运动中的心脑血管隐患和肢体运动损伤等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还分析了老年人运动常见的误区,如过度拉伸、单一运动、生病运动、运动后立即洗澡、空腹运动等。提醒老年人运动要科学、适度,找对方法才能保障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