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美国政府加征“对等关税”这一举措,深入剖析其对美国自身及全球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以历史事件为鉴,呼吁美国政府回归协商对话,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近年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阴云愈发浓重。美国连续对华加征关税的行为,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严重冲击并破坏了中美经贸关系,其涟漪更是波及世界经济,影响着全球经济的稳定运行。
4月2日,美国政府再次挥舞起关税大棒,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其中,对华“对等关税”税率设定为34%,再叠加此前以芬太尼为由加征的20%关税,今年以来美对华新加征关税税率高达54%。然而,这所谓的“对等关税”,完全是违背国际贸易规则的产物,是美国单边霸凌的典型做法。它严重损害了相关方的正当合法权益,遭到了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普遍坚决反对。这种短视的行为,非但难以实现美国预期的目标,反而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将加大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扰乱其自身的经济运行。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美国对外滥用关税手段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快速逐级传导,最终必将反噬自身。供应链成本因关税上涨而大幅增加,市场资源配置被严重扭曲,消费者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全球合作的根基也在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下开始动摇。金融市场更是对此做出了强烈反应,美国股市大幅下跌,美元汇率也震荡走低。
加征“对等关税”,无疑是美国政府“开错方、吃错药”的典型表现,它必将进一步加大美国的通胀压力,加剧民生负担。美国政府以“产业保护”“国家安全”等看似冠冕堂皇的名义,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却完全无视国际贸易体系的利益平衡机制以及自身在现有贸易体系中获得的巨大利益。他们妄图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来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却不知这是在饮鸩止渴。受新一轮加征关税的影响,美国国内的食品、服装、电子产品及日用品等日常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上涨压力明显增大。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显示,“对等关税”实施后,如果其他国家采取反制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PCE)涨幅将扩大2.1%,美国消费者将成为关税的最终“买单”者。
加征“对等关税”还严重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削弱了美国产业的竞争力。关税的增加,不仅仅影响到终端商品的价格,更通过产业链的逐级传导,推高了生产成本。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90%以上的关税成本将转嫁至美国进口商、下游企业和最终消费者身上。此外,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关税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却事与愿违。汽车零部件等中间品贸易成本的大幅上升,加剧了供应链断裂与产业空心化的风险,实际上增大了重振本土制造业的难度。美国政府发布“对等关税”后,美国股指期货大幅下跌,美元对欧元汇率明显下行,这充分显示出市场对关税干扰经济运行的担忧加剧,市场信心受到了严重冲击。
加征“对等关税”更是破坏了全球合作的根基,影响了世界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美国这一行为破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的循环。这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欧盟、加拿大等经济体均表示将出台对美反制措施。而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冲击,经济运行成本大幅增加,生产消费各部门都受到影响。特别是美国的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议价能力,在供应链波动和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首当其冲。相关研究认为,“对等关税”及相关国家对美反制措施,可能拉低美国实际GDP增速1个百分点左右。
美方应该以史为鉴。历史实践已经反复证明,贸易保护主义并不能改善本国经济,反而会严重破坏世界贸易投资体系,甚至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最终害人害己。大萧条初期,美国为了保护农业和制造业,于1930年6月出台《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对外加征关税,关税税率达到了历史高点。然而,这一举措非但没有拯救美国经济,反而加剧了经济衰退,最终引发了全球贸易战,导致世界经济出现深度衰退,被经济学家称为“20世纪最大政策错误”。如今,美国政府当前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很可能会重蹈历史覆辙。美国亟需深刻吸取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回归协商对话的轨道,与贸易伙伴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更多地通过增加创新投入与扩大市场开放,增强自身贸易竞争力,实现经济合作发展的共赢。
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的危害,包括加大通胀压力、扭曲市场资源配置、破坏全球合作根基等,同时以历史事件警示美国,强调其应回归协商对话,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以实现共赢。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