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虚假发货”乱象何时休?

本文聚焦于当前网购中存在的虚假发货、单货不一致等问题,通过天津市民刘梅的具体遭遇揭示了此类现象的常见性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同时探讨了推动电商平台规范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措施。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购物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带来了便捷,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商品。然而,随着网购的日益普及,与之相伴而生的网络消费陷阱和纠纷也不断涌现。记者近期在采访中发现,虚假发货、单货不一致、货不对板等问题频繁发生,而且这些问题往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一些不良商家趁机浑水摸鱼,通过违法手段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那么,“虚假发货”“买A发B”这种情况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不妨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一探究竟。不久前,天津市民刘梅(化名)在某电商平台上看中并下单购买了一个浴室置物架。满心期待地等待商品到来的她,却收到了一块洗碗布。正当她感到十分纳闷的时候,打开手机上的电商平台App,竟发现所购买的商品显示已签收。刘梅赶忙向商家询问情况,商家给出的回复是洗碗布是赠品,真正的商品使用另一个快递单号发货,让她凭单号去快递驿站取件。

刘梅按照商家的提示找到了那包快递,包裹上显示的收货地址确实是自己家,但姓名和手机号却不相符。她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情拆开了快递,结果发现商品的品牌与自己下单购买的完全不一样。经过查询,这两件商品的价格相差两倍以上。刘梅感觉自己被“坑”了,于是果断向电商平台客服进行了投诉。

刘梅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遇到类似的问题了。之前有一次虽然快递单号不对,但收到的商品是正确的,她就没有太在意。然而这次,商品的品牌和价格都与自己的预期相差甚远,她实在难以接受。

“第二天,我没有等到平台客服的回复,反而接到了商家的电话。商家希望能够私下赔偿我,让我撤销投诉。我没有同意,继续找了客服。”刘梅说道。经过连续几天的反复沟通,她最终同意由商家和电商平台分别给予一定的补偿,合计100多元,但这仍然不及订单的价格。至此,这起纠纷暂时告一段落。

网购“虚假发货”乱象何时休?

在顺丰速运天津全自动中转枢纽,快递包裹在全自动分拣线上传送。新华社记者孙凡越 摄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推动电商平台实现规范有序的发展,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消费生态呢?解决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顽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商家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基础。天津辰一律师事务所律师常扬表示,买卖双方通过信息网络方式订立买卖合同,就必须承担合同约定的责任。

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一旦商家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有权获得三倍购物价款的赔偿,如果赔偿额低于500元,则按500元计算。“事实上,这一赔偿标准往往难以落实,消费者需要进一步提升维权意识,保存好订单信息和沟通记录等证据。”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律师邢国华说道。

专家认为,电商平台的治理能力亟待提高。彭正银指出,网络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载体,已经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议构建平台数字治理准则,通过亮黄牌、累计记分处罚制等方式,让监管真正落到实处。

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表示,电商平台作为连接消费者与商家的桥梁,应该确立“向善”的平台治理导向。建议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监测交易参与者的行为和物流信息。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与电商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将涉嫌违法的商家信息通报给相关部门,形成监管合力。

本文通过天津市民刘梅的网购遭遇,揭示了网购中虚假发货等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同时提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多方面措施,包括商家诚信经营、消费者提升维权意识以及电商平台提高治理能力等,旨在推动电商平台规范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消费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255.html

(0)
六合柯慧六合柯慧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