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也纳香肠摊,在过去几年数量持续减少,经营者生计艰难的现象,分析了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并提及摊主为吸引年轻人所做的努力,同时介绍了维也纳香肠摊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维也纳香肠摊是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在2024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奥匈帝国时期,最古老的固定摊位自1928年就开始营业了。这些香肠摊不仅是附近居民社交聚会的重要场所,更是维也纳生活方式的一种象征。不少顾客都深情地表示,在他们心中,没有香肠摊的维也纳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尽管拥有了非遗的光环,维也纳香肠摊的数量在过去几年里却呈现出持续减少的态势,经营者们的生计也变得日益艰难。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间,维也纳的香肠摊数量锐减了三分之一以上。
维也纳历史最悠久的香肠摊——Würstelstand Leo的经营者薇拉·通德尔(Vera Tondel)指出,大型快餐连锁店和超市的激烈竞争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她满脸无奈地表示:“那些大型快餐连锁店和超市无处不在,电视上有它们铺天盖地的广告,报刊上也都是它们的宣传……而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香肠摊,顾客对我们的期望本就不高。”
超市的熟食柜台对维也纳香肠摊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维也纳21区Floridsdorf经营自助餐摊的奥尔汗·卡基尔(Orhan Cakir)对此深有感触。他的肉类供应商来自Enzersfeld,面包供应商则在20区。卡基尔解释道:“这意味着我们的成本比较高,无法以低价与超市竞争。一份Leberkäsesemmel(德式肉饼面包)的平均价格至少要四到五欧元。”虽然仍有部分顾客愿意为这份传统美食买单,但这样的人越来越少,这也是香肠摊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整个奥地利的情况来看,香肠小吃摊的数量在过去十年中减少了33%;仅维也纳就减少了36%。行业监测数据显示,维也纳目前仅有279个香肠小吃摊,而这个数字在10年前是439家。行业监测机构Branchenradar总经理安德烈亚斯·克劳泽(Andreas Kreutzer)表示:“我们认为这个数量还会继续下降。”事实上,现在只有少数年轻人会光顾香肠摊。
为了吸引年轻人,香肠摊主们也开始开动脑筋,想出了不少别出心裁的办法。例如,他们推出了Leberkäsburger(德式肉饼汉堡),以满足年轻人的口味需求。同时,他们还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希望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喜欢上维也纳香肠摊。
本文围绕维也纳香肠摊展开,指出其虽成为非遗但数量持续减少的现状,分析了大型快餐连锁店、超市竞争以及成本高等导致数量减少的原因,也提到摊主为吸引年轻顾客所做的努力。维也纳香肠摊承载着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其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