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建设这一重要事件,阐述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使命和责任担当,详细说明了该工程的路线、规模、意义等,包括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能源转型、新质生产力培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还提及国家电网已建成的特高压工程情况。
3月18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一工程意义非凡,它将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能源转型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国家电网公司有着多重重要身份,它是履行国家战略使命的国有重点企业,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电力骨干企业,更是关系国计民生、服务千家万户的公用事业企业。公司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实际行动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加快推进电网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当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力军,以切实的行动彰显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强调,开工建设大同—怀来—天津南特高压工程,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助力天津河北山西三省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意义十分重大。具体来说,该工程将架起“西电东送”新通道,助力电力保供和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开发利用新能源,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创新集成应用新技术,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投资拉动新动能,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民生改善。
大同—怀来—天津南工程有着清晰的路线规划。它起于山西省大同市,途经河北省燕山山脉和海河流域,最终止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工程还涉及一系列的建设内容,新建大同、怀来、承德、天津北四座变电站,扩建天津南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1800万千伏安,新建双回线路长度770千米。该工程于2024年9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计划2027年6月建成投运。届时,华北将新增一条贯通山西、河北能源基地与天津负荷中心的能源“大动脉”,进一步完善华北特高压主网架结构,满足山西、河北电力送出和天津电网负荷增长需求,全面提高京津冀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抵御严重故障风险能力,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责任担当:保障电力供应,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大同—怀来—天津南特高压工程的开工建设,充分展现了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责任担当。山西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矿产基地,冀北地区新能源资源丰富。该工程是落实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满足配套煤电和新能源电力可靠送出的工程,可推动山西、冀北新能源外送消纳,促进地区优势资源开发与转化,提升华北区域内部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对于促进山西、冀北地区加快开发优质新能源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可靠的能源电力保障。预计2030年,仅京津冀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和最大负荷就比2024年分别增长约21%和43%。工程建成后,华北区域特高压送电能力将提高至2100万千瓦,有效优化华北负荷中心能源供应格局,提高环首都经济圈电力供应能力。
积极行动:推动能源转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大同—怀来—天津南特高压工程的开工建设,也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积极行动。山西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连续两年绿电外送量全国第一。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十四五”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2024年新能源装机占比居全国省级电网首位。工程建成后,可推动山西、河北地区800万千瓦光伏、风电外送消纳,每年可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超146亿千瓦时,替代燃煤消耗4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81万吨,有力支撑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支撑“双碳”目标实现,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推动三地共同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
生动实践: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大同—怀来—天津南特高压工程的开工建设,还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实践。工程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深化电网建设“六精四化”常态长效机制,全面应用先进标准化设计、施工成果,以科技创新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程首次大批量应用最新自主研制的特高压低噪声电抗器,首次在特高压交流工程中全面应用户内全封闭组合电器,有力带动电力装备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巩固我国特高压电力装备技术领先优势,从而带动产业链转型升级、驱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有力举措:扩大有效投资,助力经济增长与就业
大同—怀来—天津南特高压工程的开工建设,更是扩大有效投资、助力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有力举措。电网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力强,是助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手段。工程动态投资达230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超450亿元,涉及设备制造、勘测设计、建筑安装等单位上百家,提供就业岗位超1.8万个,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重要作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对于推动共同富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增进人民福祉具有积极作用。可有力助推山西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助力京津冀区域能源协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4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特高压输电网络,为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本文围绕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建设展开,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定位与担当,阐述了该工程的路线、规模及建成后的意义,包括保障电力供应、推动能源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还提及国家电网已有的特高压工程成果,凸显了该工程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能源变革的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