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国近期的经贸动态展开,一方面介绍了中国 – 巴西经贸论坛在巴西圣保罗成功举办,双方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另一方面讲述了中国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强调与全球南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以及亚洲经济体如何提高抵御美国关税能力等相关内容。
据巴西 247 新闻网 3 月 28 日消息,3 月 28 日,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中国 – 巴西经贸论坛在巴西圣保罗圆满举行。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和巴西公共及私营部门的 100 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经贸合作的新机遇。
在论坛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中巴两国有关机构和企业经过深入交流与协商,成功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这些协议涉及的领域广泛,合作金额超过 20 亿美元,为中巴两国的经贸合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本次活动由中国贸促会与巴中企业家委员会携手主办。出席论坛的中方代表来自农业、食品加工、金融、基础设施、能源、通信和卫生等多个重要领域,展现了中国在不同行业的雄厚实力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决心。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论坛致辞中,用“跨越山海的好朋友”来形容中国和巴西的关系。他着重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两国提供了互利共赢的崭新机遇。中方愿意与巴西携手共进,共同培育合作新动能,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供应链的新空间,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巴西方面的代表在论坛期间也发表了重要观点。他们指出,在当前全球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保护主义抬头、气候紧急情况以及技术变革加速等问题给世界经济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巴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够为双方应对挑战提供有力支持。
出席论坛的嘉宾们一致认为,中巴两国的伙伴关系充分展示了双方的韧性和互补潜力。特别是在推动绿色转型、提升工业附加值和整合供应链等方面,两国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与此同时,据英国《卫报》网站 3 月 28 日发布的文章,中国官员在一个聚焦加强中国在亚洲的作用以及与全球南方国家关系的论坛上明确表示,中国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并积极稳定外贸和外资。
中国正积极努力寻找不依赖于日益反复无常的美国的增长基础。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中方官员和学者多次强调与全球南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的必要性。尽管中国经济在过去 30 年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中国始终认为自己是全球南方国家群体的一员,愿意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
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的专家阿拉温达·耶莱里在一个小组讨论会上直言:“美国从未站在全球南方国家一边。”他还建议,像印度等国家应该在“全球南方国家内部”寻求经济支持。有消息透露,印度政府正在讨论放松对中国贸易和投资的限制,这些限制是在中印边境发生冲突后实施的。
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亚洲经济体如何提高抵御美国关税的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家黄益平强调了各国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开展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当前贸易壁垒正在迅速增加,并警告称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可能出现逆转。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经与全球南方国家签署了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并且对美国的出口份额正在逐渐减少。不过,有专家指出,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的增加,有可能意味着有些企业通过第三国向美国出口商品,以此来避免关税。
早在 1 月 27 日,我们就看到工人在巴西包索市的徐工巴西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忙碌工作的场景(新华社),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巴在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已经深入开展。
中国 – 巴西经贸论坛成功举办,双方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展现出良好的合作前景;同时也提及中国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强调与全球南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以及应对美国关税等问题。体现了中国积极拓展多元经贸合作,寻求稳定增长基础的发展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