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刘先生在处理珍珠斑时手部被划小口子,随后感染创伤弧菌住院的事件,还提及海鲜中可能存在的海分枝杆菌及其危害,并给出了日常生活中预防相关细菌感染的建议。
在美食的世界里,鱼、虾、蟹、贝这些鲜物可谓是备受青睐。它们不仅口感鲜美,让人回味无穷,而且营养丰富,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然而,当我们自己下厨处理这些鲜美的食材时,可一定要多多留意其中潜藏的风险。
市民刘先生最近就遭遇了一场意外。他在家中处理两条珍珠斑时,一不小心,手被划了一道小口子。当时,他只是觉得这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伤,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没想到,当晚他就出现了不适症状。
刘先生回忆说,起初只是食指的位置被划开了一点点口子,他压根没当回事。可到了晚上,情况就变得糟糕起来。他开始出现肌肉酸痛、低烧的症状,而且手指肿胀得越来越严重。意识到情况不妙,他赶紧前往医院治疗。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最终确认刘先生是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随后,医生针对他的病情进行了专业的治疗,还通过外敷药来帮助他减轻症状。
其实,这些美味的海鲜中潜藏的危险还不止创伤弧菌。除了它,海鲜中还可能存在海分枝杆菌。一旦感染了海分枝杆菌,主要会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损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提醒!日常生活做好这几点,预防细菌感染。
创伤弧菌等“食肉菌”在沿海地区较为常见,为了避免受到这些细菌的侵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记得做好以下几点:
1、有皮肤或口腔伤口者,或是抗病能力相对较低的易感人群,应避免下海游泳和戏水。因为海水中可能存在各种细菌,有伤口的情况下更容易被感染。
2、处理海鲜时一定要戴上手套,这样可以避免皮肤被海洋生物或海水中的利器划伤或扎伤。如果不慎受伤,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处理伤口:首先,要尽快地清洗受伤创面,并且进行有效的消炎处理;若非出血不止或严重外伤,可充分裸露伤口不包扎,让伤口保持透气;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症状,应尽快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3、在家处理、烹饪海鲜时,生熟器具要分开使用。生海鲜可能携带各种细菌,如果生熟器具混用,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将细菌传播到其他食物上。
本文通过刘先生处理海鲜受伤感染创伤弧菌的事件,提醒大家海鲜虽美味,但处理时存在感染细菌的风险,如创伤弧菌和海分枝杆菌等。同时给出了日常生活中预防细菌感染的具体建议,包括有伤口者避免下海、处理海鲜戴手套及正确处理伤口、生熟器具分开等,大家在享受海鲜美食时要多注意这些细节,保障自身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