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北京市基础设施公募REITs工作展开,介绍了其已取得的成绩、该金融工具的特点和作用,还提及北京市为推动其发展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以及未来的规划和项目储备方向。
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北京市正积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公募REITs工作,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成果。截至目前,北京市累计有11个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成功发行上市,项目总募集资金规模大约达到235亿元。从全国范围来看,这11个项目数量占到了全国项目数量的17.2%,235亿元的募集资金规模也占到了全国募集资金规模的13.8%,发行上市数量和募集资金规模持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基础设施公募REITs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金融工具。它通过发行一种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的新型投资品种,以产业园区、仓储物流、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优质的基础设施项目作为底层资产。依托资产证券化这一手段,将那些收益稳定、具有抗周期性特点的不动产项目转化为标准化、可以在市场上上市交易的金融产品。在专业机构的全周期管理之下,这类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高现金分红、风险中性、流通性强的不动产投资机会。与此同时,它也成为了深化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存量资产、改善投融资结构的关键工具。
此外,基础设施公募REITs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提升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的比重,稳定宏观杠杆率,拉动再投资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等方式,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持续扩容,还在持续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经济结构优化。
为了紧紧抓住基础设施公募REITs扩围扩容的良好契机,进一步强化项目储备和申报服务工作,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基础设施公募REITs意向储备项目征集通知。该通知鼓励并引导市场主体“可申报尽申报”“随有随报”,此举措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响应。
北京市对基础设施公募REITs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已经建立起了“高位统筹—专班推进—全链条服务”的工作机制。专门成立了由发改、证监、国资、金融监管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基础设施公募REITs工作专班,为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的发行上市和运营提供高效的服务保障。
随着基础设施REITs领域的不断拓展,北京持续在各个新领域实现创新突破。目前已上市的项目均为仓储物流、生态环保、清洁能源、保租房、消费等领域全国首单(批)上市项目。
在基础设施REITs试点阶段,北京市分别在2020年、2021年、2023年举办了3次基础设施REITs产业发展大会。2024年基础设施REITs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后,又举办了基础设施REITs高质量发展会议,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政策解读和业界交流平台。
北京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持续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工作,推动更多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发行上市。目前,北京市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征集通道已经常态化开启。此次征集在基础设施REITs发行领域的基础上,结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关要求和北京市的工作实际情况,对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养老、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领域的项目进行重点梳理储备。
北京市基础设施公募REITs工作的进展,包括已发行上市项目的成绩、该金融工具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北京市为推动其发展采取的工作机制、举办会议等举措,最后提及未来将继续发挥优势推动更多项目上市并对多领域项目进行储备。体现了北京市在基础设施公募REITs工作上的积极推进和长远规划。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