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叙事,通过《出走的决心》《六姊妹》《无所畏惧》《坠落的审判》《热辣滚烫》《好东西》等作品,分析了当下女性叙事存在的问题以及作者理想中的女性叙事方向。
在各类线下活动中,我总是会被问到同一个问题:“作为职业女性,你是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呢?”要是身边恰好有男嘉宾,我便会半开玩笑地把这个“炸药包”扔给他,笑着说:“为什么不问问这位男士呢?为何你们觉得只有女性才需要面对这个问题?”
这句看似玩笑的话,其实道出了我的心声,也反映出我对当下女性问题叙事的一种微妙态度。有些问题,正是因为长期被局限在特定范围,理所当然地成为某个群体的专属“问题”,才陷入死循环,变得积重难返、难以解决。
2024年的电影《出走的决心》就深刻地展现了这样的问题。这部电影虽然名为“出走的决心”,但大部分篇幅都在讲述女主人公“走不掉的原因”。影片采用编年叙事,如静水深流般,将所有牵绊女人走出家门的琐事一一罗列。这些琐事看似都合乎公序良俗:年少时家庭贫困,五口之家要求长女辍学打工“分担分担”,这似乎没什么问题;丈夫奉公守法,不家暴、没外遇,只是生气时砸掉女人心爱的花瓶,还要求女人听话是为了让她“明事理”,好像也说得过去;女人因为学历低被迫下岗,从此过上“家庭妇女,在家带娃”的生活,买菜做饭都要跟丈夫结账,说是为了勤俭持家,似乎也无可厚非。
然而,当把这些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片段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现其中触目惊心的荒诞性。女主人公一晃到了55岁,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无法按照自己的心意走出郑州去旅行。
直到电影结尾,女主人公才从这个死局中解脱出来。她发现,外面的空气很新鲜,家里的天并没有塌,女儿没有垮,第三代依旧在成长,油瓶倒下后,男人也会骂骂咧咧地扶起来。当“怎样平衡家庭与事业(或其他)的关系”不再是女性专属的问题时,这个死结才有可能松动。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女性叙事。
在我的记忆中,国产剧里女性元素密集程度最高的可能是2005年的《家有九凤》。20年后的2025年,《六姊妹》中这一大家子的女儿数量从九个减到了六个,在这方面排名第二应该没问题。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以母系姻亲构建的大家庭里,所以对《六姊妹》中的不少细节感同身受。比如,剧中七八十年代,父亲见义勇为意外身亡后,姐妹们争夺顶替名额的情节,充满了年代质感。可以想象,对于坐在电视机前的主流收视人群来说,这些故事能唤起多少复杂的回忆。
一路看下来,我有这样一种感觉:剧中所有家庭矛盾,无论多么激烈,都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所有冲突,似乎都只是为了证明“我们一次次地离开是为了一次次地回来”。这种高频率、高强度地把“出走的决心”召唤回来的“决心”,成了本剧最重要的主题。说实话,这并不是我想看的女性叙事。
还有一些问题,可能并不出在剧作本身。
两季《无所畏惧》是一部精彩的都市生活剧,也是一部大体合格的职场剧,主角以律师为主业。第一季开头,罗英子被丈夫及其情人设计陷害,倾家荡产,无奈踏入律政行业求生。这是通俗剧常用的写法,主人公一开始陷入谷底,之后渐渐攀升的曲线才能画出漂亮的人物弧光。罗英子的遭遇涉及婚内女性权益和女性创业之难,与她并肩作战的邱华,从一开始就饱受职场潜规则和性骚扰之苦。因此,将《无所畏惧》第一季与性别议题紧密联系起来,我认为是恰当的。
但我更期待看到像《坠落的审判》那样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男人坠亡,女人站在审判席上,编导高超的叙事方式让视角落在中线上。女人也许在刑责上无辜,但她并非完美无缺、在道德上完全免责的无辜者;现代家庭中难以触及的结构性困境,被微妙地挑破,却不是以陈旧刻板的方式。当然,这一切都只是“也许”。编导在悬置结论的同时,也卸掉了过去常常压在女性人物身上的专属道德压力。我喜欢这种将女性人物“正常化”看待和评判的方式,希望“为母则刚”“守护天使”这样的字眼离女性远一些。多一些这样的作品,女人有权不完美这件事才能被更坦然地接受。
回过头来看,在这几年所有被贴上女性叙事标签的影视作品里,我喜欢的恰恰是那些被创作者有意无意间悄悄撕掉标签的部分。比如《热辣滚烫》,最让我触动的一幕是贾玲看见拳击馆里的雷佳音站在窗里往外看,他的视线仿佛落在了“她”身上;等她走开,镜头语言告诉我们,雷佳音实际上是透过玻璃窗的反光看自己。那一刻,我意识到,人(无论男女)对自我的认知与信念,其中产生的误读与艰难的和解,才是一个人最终达成自洽的关键。这件事与减肥无关,与性别也无关。
再比如,大家都喜欢《好东西》里那段声音蒙太奇。除了镜头的美感和想象力,我一直在思考它为何能击中人心。是靠那一点点仿佛微微挣脱轨道的“预期违背”吗?是靠儿童视角与女性视角的温暖契合吗?还是将琐碎家务浪漫化后形成的那种让人哑然失笑的幽默感?好像是,又不全是。
《好东西》还有一句出圈的台词:“我会等你长大,我们来建立一个新的游戏规则。”这句台词非常诚实,不像《芭比》那样乐观而夸张地在本来就过于刻板的标签上涂抹粉红色的漫画,宣布粉红王国的规则可以统治世界。这句台词和那段声音蒙太奇一样,都在温暖、柔软、悄悄地撕掉贴在“女性角色”和“游戏规则”上的刻板标签。它们都在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重新定义日常生活的边界,拓宽女性角色的内涵,我们可以享受劳动的乐趣——只要那是为了自己。这也许是微不足道的第一步,却是“建立新规则”的具体体现。
我坚信,这就是我想要的女性叙事,既普遍又特殊,既犀利又温柔。
本文通过对多部影视作品中女性叙事的分析,指出当下部分女性叙事存在将问题局限于女性群体的现象,而作者理想中的女性叙事是打破刻板标签,以更客观、多元的视角看待女性,让女性有权不完美,重新定义生活和角色内涵。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