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政府将“提振消费”列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国务院释放刺激消费信号的背景下,深入探讨消费医疗领域和核药领域的发展态势,包括政策对消费医疗复苏的驱动、核药领域的强者恒强格局以及行业创新与出海的发展主线。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振消费”被明确列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3月17日,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清晰地释放出刺激消费的强烈信号。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消费医疗领域迎来了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利好局面。其中,眼科、口腔等板块的业绩正在持续修复,而核药等高壁垒领域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积极态势。
政策驱动消费医疗复苏
当前,消费医疗板块的复苏动能显著增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且着重强调要扩大内需以及优化消费环境。3月13日,内蒙古率先发布了育儿补贴政策,根据目前的形势,预计后续会有更多地区跟进生育支持相关措施。这样一来,辅助生殖、儿童医疗等细分领域的需求有望得到明显提升。另外,3月12日国家医保局明确将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单独立项,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消费医疗器械领域同样同步受益。眼科器械在集中采购价格影响逐渐减弱之后,正逐步迎来发展的拐点。而口腔器械与家用医疗设备,在海外市场拓展加速的情况下,国内需求也呈现出回暖的趋势。药店板块由于客流回升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业绩修复的预期大大增强。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改善,为消费医疗行业注入了中长期的增长动力。
核药领域强者恒强格局凸显
核药属于高技术壁垒领域,头部企业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在国内,远大医药2024年核药抗肿瘤板块表现十分亮眼。其核心产品钇[90Y]微球注射液实现收入近5亿港元,同比增长超过176%,有力地推动公司全年营收达到116.4亿港元。在海外市场方面,诺华的两款核药Pluvicto和Lutathera合计收入达21.16亿美元。其中,Pluvicto凭借适应症的扩展以及疗效优势,销售额同比增长42%,达到13.92亿美元;Lutathera则受益于儿童患者群体的纳入,销售额增长了20%。
技术门槛与先发优势成为了核药企业的坚固护城河。远大医药通过创新产品布局成功抢占市场,诺华则依托全球研发网络持续扩大适应症范围。随着政策对高端医疗技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核药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行业集中度可能会持续提升。
创新与出海成行业主线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生物医药企业正加速向创新与全球化迈进。国内企业通过布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品种,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医疗器械企业则借助技术升级与成本优势,在海外市场实现了突破。与此同时,医疗设备更新政策有望推动高端设备需求,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
核药与消费医疗的复苏仅仅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那些具备技术突破能力、全球化布局以及政策敏感度的企业,将在行业分化中占据更为有利的竞争地位。
本文围绕2025年政策刺激消费的背景,阐述了消费医疗领域在政策驱动下的复苏情况,包括细分领域需求提升、医疗器械领域受益等;分析了核药领域强者恒强的格局,指出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和先发优势巩固地位;还强调了创新与出海成为行业发展主线。未来,有技术、全球化布局和政策敏感度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