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和深海科技:政策加持下的产业崛起之路

本文聚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具身智能”和“深海科技”,详细阐述了这两大领域在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下的发展现状、潜力以及对产业的推动作用。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具身智能”和“深海科技”首次被提及,并且明确将二者列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随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相关技术突破的持续加速,这两大新兴领域正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引擎。

具身智能: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了“人工智能 ”行动,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在地方层面,深圳和北京走在了前列,率先发布了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计划。这些计划目标明确,到2027年要培育超10亿级企业,并且实现规模化应用场景。例如,深圳雄心勃勃地计划新增营收超10亿的企业20家以上,同时落地10亿级应用场景50个;北京也提出要培育50家核心企业,推动100项规模化应用。

在技术方面,国内外企业纷纷加速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国内的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厂商不断取得技术突破,而海外的Figure、1X等公司也相继推出了新产品。像华为、阿里这样的科技巨头更是加大了在具身智能研发方面的投入。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近期设立了300万元的开放基金,用于支持基础研究与技术落地。

在政策与技术的双重合力作用下,2025年被业内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业内专家预计,随着执行器、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技术的逐渐成熟,具身智能在工业及服务场景的商业化落地进程将会大大提速。

深海科技:海洋经济的新增长极

“深海科技”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一举措标志着其战略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深海科技涵盖了资源开发、探测装备、通信导航等多个领域,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撑。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了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船舶工业、海洋电力、海工装备等产业的增速均超过了9%,充分显示出了深海科技产业链的强大活力。

在政策层面,上海发布了《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 – 2035)》,明确提出要强化海洋观测、资源开发等能力。东吴证券指出,深海资源商业化开发、智能装备(如AUV机器人)以及海底数据中心等方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此外,深海经济与绿色能源的结合十分紧密,海上风电、海洋能开发等新兴领域已经成为海洋经济增长的亮点。

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为深海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能。目前,深海探测装备的国产化率不断提升,海洋工程装备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转型。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未来深海资源开发与海洋装备制造有望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具身智能与深海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政策的指引和技术的突破下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拐点。具身智能依托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正加速商业化进程;深海科技则聚焦于海洋资源开发与高端装备升级。这两大领域共同推动着机械装备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625.html

(0)
半荷mio半荷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