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睡眠调查:平均时长6.85小时,睡眠现状喜忧参半 社交运动提升睡眠满意度,肥胖人群睡眠质量堪忧

本文围绕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睡眠调查展开,介绍了研究的发起、参与人群等情况,阐述了国人睡眠时长、入睡时间、午睡情况等现状,还提及运动和肥胖对睡眠的影响以及睡眠问题与健康的关联。

21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了一份引人关注的睡眠调查结果。从这份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下我国人群在夜间的平均睡眠时长为6.85小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26%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

此项研究是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精心发起的。该研究会依托可穿戴设备强大的睡眠监测能力以及相关研究平台,在充分获取用户的知情同意并且用户主动加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收集用户睡眠与运动健康等客观数据。与此同时,还积极采集用户的主观数据,从而深入开展居家环境下睡眠现状的研究。本次参与研究的对象为18周岁及以上人群,覆盖范围广泛,涉及我国31个省份,累计招募志愿者超过15万人。

调查结果清晰地显示出,国民已经开始重视夜间睡眠时长了,但熬夜的习惯仍然普遍存在。目前我国人群夜间平均睡眠时长达到了6.85小时,相较于去年增加了6分钟。不过,入睡时间却推迟到了00:18,比去年晚了17分钟。另外,有72%的人群午睡时间超过30分钟,较去年增加了9%。在一线城市,大部分人群的午睡时间也多在30 – 60分钟。

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有趣且重要的现象。社交类运动能够让人们对睡眠的主观满意度更高,规律运动人群的综合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很少运动的人群。而且规律运动人群普遍有着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然而,超重肥胖的形势却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加强干预。肥胖人群往往入睡较晚、睡眠时长较短、清醒次数偏多,睡眠质量相对较低。

中国睡眠研究会郑重表示,睡眠问题是一个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睡眠障碍与认知损害、内分泌紊乱、心脑血管损伤、免疫力低下、新陈代谢阻抑、抑郁焦虑等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睡眠则是人体最好的“补品”,良好的睡眠可以有效抵御感染和炎症的发生发展,能够延缓慢性重大疾病的加重,还可以平缓心理创伤。

本文通过中国睡眠研究会的调查,呈现了我国人群睡眠的现状,包括平均睡眠时长、入睡时间、午睡情况等,指出了运动和肥胖对睡眠的影响,强调了睡眠问题对公共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良好睡眠的益处。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650.html

(0)
六合柯慧六合柯慧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