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高景三号02星的特点和优势,包括其超大幅宽观测、高分辨率成像、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智能任务规划和识别功能等,还阐述了它在组网运营后的数据获取能力提升以及在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提到了其在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光明日报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张晓华)在航天领域,每一次新卫星的发射都可能带来技术的突破与变革。3月16日2时,距离发射入轨还不到一天时间,四维高景三号02星就迫不及待地回传了首批卫星影像数据。这颗卫星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设计师马文佳介绍,传统卫星拍摄我国大型城市往往需要多次“拼图”,而四维高景三号02星却可以一镜扫尽。它具备130公里以上的超大幅宽观测能力,还可提供0.5米分辨率的影像数据,真正做到了不仅“看得广”,还能“看得清”,堪称名副其实的“太空慧眼”。
由于相机分辨率高、成像幅宽大,四维高景三号02星在成像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数据处理挑战。它1秒要吞吐近50Gbit的数据,这比传统卫星高出了一个数量级。那么,如何在太空中完成这一“数据极限”挑战呢?马文佳告诉记者,卫星研制团队采用一块专用芯片搭建实时处理平台,并结合专门设计的图像压缩软件,成功实现了海量数据高质量实时压缩、存储且高速率高可靠下传。
解决了星上数据处理难题后,卫星的独特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四维高景三号02星与它的“姊妹星”——四维高景三号01星组网运营,两颗卫星形成了高效可靠的协同体系。数据获取能力也从“我国重点区域年度覆盖”大幅提高到“我国主体范围半年覆盖、重点省市域季度与月度覆盖”。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张国梁举例说道,在发生大面积自然灾害时,卫星大幅宽一次覆盖成像,能帮助有关部门快速掌握灾区全域一手信息,为灾情评估、灾后救援、灾后重建等工作提供有效助力。
除了在硬件方面表现出色,四维高景三号02星在“智能”方面同样令人瞩目。
张国梁介绍,该卫星具备星上任务规划和图像目标智能化检测识别能力。它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自动规划观测任务,并在星上智能识别和提取观测对象。此外,它还具备动态压缩比功能,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云层覆盖情况,自动调整数据压缩比,确保有效数据的传输效率。这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卫星的任务执行效率,还大幅减少了地面运控资源的开销。
近年来,随着我国卫星遥感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数字孪生、实景中国等诸多领域的卫星应用场景日臻成熟。各行各业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质量及数量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张国梁表示,“我们正着力打造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四维高景三号02星便是其中一颗重要的卫星。”新一代系统初步建成后,可形成全球任意点每天14次以上重访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实现“高分宽幅、手段丰富、时级响应、周级覆盖”的综合效能,充分满足各行各业对空间高分辨率数据的需求。
本文详细介绍了四维高景三号02星的多项先进特性,包括其超大幅宽观测、高分辨率成像、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智能化的任务规划和识别功能等。通过与姊妹星组网运营,它能提升数据获取能力,在灾害救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作为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为满足各行业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需求贡献力量,展现了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强大实力。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