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新能源车公共充电桩充电枪越来越重的现象展开,通过小鹏车主被充电枪打脸受伤事件引出话题,分析了充电枪重的原因、用户的吐槽情况,探讨了责任认定以及解决安全问题的办法。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在市场上的广泛普及,公共充电桩的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增多,这让新能源车主的充电变得更为便捷。然而,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在快充、超充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充电枪和充电电缆的重量也与日俱增,甚至已经有车主因此受到了伤害。
前段时间,一则小鹏车主因被充电枪打脸“破相”的视频在社交网站上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视频中,车主在拔取充电枪时,枪头突然反弹,重重地击中了车主的面部,导致其嘴巴受伤出血,最终不得不缝了8针。
对于此事,小鹏汽车向记者作出了回复:“我们有关注到小鹏车主在充电站受伤的信息,目前已经和该客户取得联系,并提供必要的关怀。经调查,该事故发生在小鹏充电台州耀达国际酒店站,该车主在归还6号充电枪时,充电线缆处于扭转状态,且没有正确放置到位,线缆弹出释放出的扭转力造成充电枪头砸向车主,导致面部受伤。由于快充需要支持高充电功率,并且保证充电过程的稳定性,目前充电枪较重、充电线缆粗厚仍然是行业难题。我司将改进自营站点的安全标识牌,增加充电枪插拔指引和相关安全提醒,同时积极推动枪线轻量化的产品迭代,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建议。”
其实,充电枪又重又硬的问题早已被用户诟病。从小鹏汽车的回复来看,这次意外事件可能是车主操作时不小心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线缆没有正确放置到位,线缆弹出时释放出的扭转力造成充电枪头砸向车主,这也暴露了充电枪过重带来的潜在风险。
如今,随着电动车的日益普及,车主们在日常充电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充电桩分布不够密集,使得车主常常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寻找合适的充电地点;充电过程繁琐,也增加了车主的时间成本。而公共充电枪的笨重,则成为了另一个让车主们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公共充电枪头和线缆普遍手感沉重,在充电过程中,车主需要拖动又长又粗的充电线缆,这对于女性车主来说尤为不友好。
在上述充电枪“打脸”视频下面,众多网友纷纷留言,吐槽日常充电时的感受。事实上,在网上晒出被充电枪“打脸”的车主并不在少数。有人被砸伤眼角和眉骨,有人扭伤手腕,甚至还有人被砸断了半颗牙齿。有女车主在操作充电枪时,根本把控不住,只能跟着它转圈,就好像在跟蟒蛇搏斗一样。很多车主表示,重的不是枪,而是连着的那根线,往充电口怼的时候,感觉下面的线一直有反力。
那么,公共充电枪为什么普遍较重呢?长期从事充电桩安装服务的王师傅为记者解答了疑惑。他表示,家用充电桩的电缆普遍比较细比较轻,是因为家用充电桩用的是交流电,属于慢充,对功率的要求没有直流电(快充桩)高。家用充电桩只要接220V单相电即可,功率一般在7kw左右。“但公共充电站或者高速服务区的充电站一般都是直流枪,也就是大功率的快充枪,为了提升充电效率,电缆普遍比较粗。”
目前,人们对快充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实现“充电半小时(个别只要15分钟),补能80%”,大功率快充成为必经之路。而提升充电功率的办法一是加大电压,二是加大电流。目前市面上的公共充电桩大多数都是按照400V标准设计,只有极少数是用800V高压平台,所以大家普遍采用大电流快充的办法。
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一痛点呢?业内人士解释,随着快充、超充技术的快速发展,出于安全的考虑,会采用更粗更短的线缆,不过这也会导致扭转力更大。目前,行业内正在尝试推出重量更轻的设备。
在上述小鹏车主受伤事件中,很多网友关心最终由谁来负责任。浙江泽鼎律师事务所刘文熙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02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是小鹏汽车的充电桩存在质量问题及设计缺陷,比如解锁机制不合理、产品质量未达到国家标准等导致了本次涉事车主的人身损害,那么小鹏汽车就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但是,要证明是产品质量问题或者缺陷,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操作使用方面,如何提升充电桩的安全性呢?有业内人士给出了“小贴士”,车主在充电前,可以先检查线缆,若有扭转,等恢复后再充电。部分充电桩企业也表示,将通过增加安全标识牌、语音提示,降低用户的操作风险。
不过,这起事件也给大家提了个醒,在使用公共充电桩时,一定要拿稳拿好,当心被误伤。经常给车充电的朋友们,你有过类似经历吗?以后一定要注意拿稳拿好了,赶紧提醒一下家人吧!
本文通过小鹏车主被充电枪打脸受伤这一事件,揭示了新能源车公共充电枪过重的问题及其带来的安全隐患。分析了充电枪重的原因是快充需求下为保证功率和稳定性采用粗电缆,同时探讨了责任认定和提升安全性的方法。呼吁行业加快枪线轻量化产品迭代,车主在使用公共充电桩时注意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