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河南走出的农牧企业牧原,介绍了其从22头猪起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生猪养殖企业的历程,阐述了牧原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养殖效率和质量,以及延链补链强链带动多产业发展的情况,还提及了牧原未来的发展规划。
在河南,有这样一家令人瞩目的农牧企业——牧原。32年的时光,它就像一颗茁壮成长的大树,从最初仅仅养殖22头猪的小起点,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如今年出栏生猪高达7000万头的规模,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
3月21日,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牧原实业集团总裁秦英林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他坚定地说道:“牧原是从河南走出来的企业,这充分说明我们河南人有能力干成事,更能干成大事!”
在秦英林的认知里,养猪并非简单的体力活,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活”。要想提升养殖的效率和质量,科技创新是关键。牧原在这方面可谓成果斐然,他们创新研发了空气过滤猪舍,有效改善了猪舍的环境;实施疫病净化天网工程,为生猪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用合成氨基酸替代豆粕,减少了大豆进口的依赖;还研发应用了30余种智能装备。这些先进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牧原凭借科技创新稳稳地端牢了国人的“肉盘子”。
依托养猪这一主业,牧原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进一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工作,积极带动农牧装备、合成生物、生物制药、新能源等多个产业的发展。秦英林表示:“牧原推动产业集聚,目前已有上下游供应商8100余家,带动就业50余万人,这大大提升了养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农牧装备领域,牧原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集聚能力,吸引了上下游超过3000家企业集聚南阳,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农牧装备产业集群。在生物制药方面,牧原与千红制药展开合作,猪小肠生产肝素钠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在合成生物领域,牧原和西湖大学联合成立了牧原实验室,牧元安粮年产3万吨合成氨基酸项目也已顺利投产。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秦英林有着清晰明确的目标。他表示:“就是依靠现代科技,一心谋发展。”下一步,牧原将投资60亿元打造全球独一无二的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助力中国种猪选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跨越。同时,牧原还将全力以赴在南阳打造以未来食品、生物基材料为核心的千亿级合成生物产业集群。
本文介绍了牧原从养殖22头猪起步发展成全球最大生猪养殖企业的历程,强调其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养殖水平,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带动多产业发展,未来还将在种猪选育和合成生物产业等方面加大投入,展现出牧原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对行业的积极带动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