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3月19日发布的最新业绩展开,重点探讨了腾讯在AI领域的发展情况。从财报中对AI的重视,到马化腾点明的AI策略,再到腾讯在AI投入上从渐进到激进的转变,深入分析了腾讯在AI领域的布局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月19日,腾讯发布了最新业绩,其净利润超过2200亿。然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腾讯在此次财报中对AI的表态或许更为关键。
在这次财报中,腾讯着重提及了AI相关内容。马化腾明确指出,腾讯的业绩增长得益于AI的赋能。而且,腾讯不仅已经加大了在AI领域的投入,还计划进一步增加相关的资本支出。与此同时,在财报发布当日开幕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AI成为了核心议题,腾讯系统地阐述了其关于AI的战略思考。
这一系列的举动与外界之前对腾讯AI的印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尽管腾讯在AI领域早有布局,但直到近期大力推广腾讯元宝,外界才明显察觉到腾讯在AI方面的积极动作。
其实,这种转变并不令人意外。在互联网的下一个发展阶段,AI的竞争已经成为了公开的事实。为了稳固自身在互联网巨头中的地位,腾讯必然要在AI领域有所作为。
AI成财报重点,马化腾点出腾讯AI策略
此前阿里发布财报时,AI就已经成为了关键词。此次腾讯财报中,AI同样成为了重要看点。不过对比之下,腾讯此次对AI的高度重视显得有些突然。
在今年1月的员工大会上,虽然马化腾提到了AI,希望各个业务集团(BG)都能积极探索大模型的产品化落地场景,但并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在上一次财报发布时,游戏、电商等业务在马化腾回顾业务时排在了更靠前的位置。
然而,在这次财报中,腾讯对AI的态度明显更加积极。甚至在业绩演示PPT中,专门安排了一章来阐述“Investing in AI for Growth”,这种殷切的态度实属罕见。
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腾讯已经切实从AI中获得了收益。
首先是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2024年,腾讯营销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达到人民币1214亿元,其中第四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17% ,达到人民币35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AI推动广告业务的增长。
更重要的是,AI对腾讯的业务体验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例如,微信搜一搜通过整合AI能力,提升了搜索结果的相关性和搜索质量;腾讯游戏借助AI优化了匹配体验,改善了游戏平衡;腾讯的视频和音乐业务也可以利用AI提高创作效率。
此外,腾讯还在快速迭代混元基础模型,将AI应用到内部使用场景,并依托元宝和微信,为AI在消费者端的大规模普及做好准备。
腾讯元宝值得单独进行分析。如果你通过腾讯会议接入腾讯财报电话会,在会议结束离开时,就会看到腾讯元宝的下载广告,这款产品俨然已经成为了腾讯AI的标杆。
据官方披露,自2月以来,腾讯元宝接入了DeepSeek满血版和全新混元模型,在35天内版本更新了30次。从2月到3月,其日活跃用户(DAU)增长了20倍,成为了中国DAU排名第三的AI原生移动应用。
考虑到腾讯元宝之前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这样的成绩可谓是非常出色。而其广告宣传语“最佳DeepSeek体验,就在腾讯元宝”背后,也暗含了腾讯在AI领域的发展策略。
在头部大厂中,腾讯是对DeepSeek最为积极的一家。腾讯元宝能够迅速引起关注,主要就是因为接入了DeepSeek。除了腾讯元宝之外,腾讯还有一大批产品也都采用了DeepSeek。作为一家本身就有自研大模型的大厂,腾讯的这种积极态度让人感到困惑。
对此,马化腾给出了解释:DeepSeek出现后,大家看到中国工程师在模型效率和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腾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云业务和元宝客户端接入DeepSeek。他以游戏为例,腾讯在游戏领域一直坚持自研游戏和代理运营游戏并重,二者相辅相成,从而为用户带来了最好的体验。
换句话说,腾讯在AI领域采取的是自研和开源相结合的策略。用更官方的表述来说,就是通过“核心技术自研 + 积极拥抱开源”的多模型策略,打造“好用的AI”。
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务实且符合腾讯风格的策略。在AI大模型领域,腾讯相对于同级别竞争对手字节和阿里并不占优势。有了DeepSeek的加持,至少可以让腾讯在应用侧快速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从渐进到激进,腾讯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未来
如果说之前腾讯在AI领域是稳健的渐进派,那么现在已经转变为激进派。从人力和资金两个方面,腾讯都在为AI的探索扫除障碍。
在资金投入方面,腾讯已经加大了力度。2024年,腾讯年度资本支出达到107亿美元,相当于同期收入的大约12%。其中第四季度资本支出显著增加,这与AI业务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这段时间里,腾讯购买了大量的GPU,用于支撑AI业务的发展,包括大模型训练所需的GPU以及云业务所需的GPU服务器。
近期还有消息称,腾讯向英伟达下了新的订单。据《财经》杂志报道,腾讯向英伟达订购了大量新芯片,订单金额约合几十亿元。
可以确定的是,腾讯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其高管表示,如果市场需求突然激增,腾讯已经做好了增加GPU支出的准备。此外,腾讯还对AI团队进行了重组,以便更加专注于快速的产品创新和深入的模型研究。
总之,一个更加积极投身于AI领域的腾讯已经诞生。无论是在C端还是B端,腾讯的雷厉风行都有重塑市场格局的趋势。有意思的是,尽管腾讯的策略发生了激进的转变,但依然保留着求稳的底色。在大量投入资金的背后,AI的功能和优势日益凸显,展现出了一个更具盈利潜力的未来。
一方面,腾讯已经从广告、游戏、视频和音乐等业务中看到了AI带来的收益,在云业务上的资本支出也获得了正回报。另一方面,在面向C端的AI产品如腾讯元宝上,腾讯明确了可以通过广告收入和增值服务实现商业化。
以腾讯元宝为例,腾讯希望它能够成为功能全面的AI助手。这也是其他竞争对手对同类产品的共同期望。无论是字节的豆包还是阿里的通义,如果发展顺利,它们都有望不断增加新的功能,服务于不同类型的用户,最终成为新时代的超级流量入口和盈利工具。
接下来的问题是,腾讯如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独立的AI应用而言,腾讯元宝目前还不够强大。虽然公众号和视频号构建的内容生态是它的一个优势,但这还远远不够。
腾讯正在更加激进地调用更多资源,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微信、QQ始终是腾讯最坚实的护城河。而它们不断进行AI化的动作,激进且首次让腾讯有了“利出一孔”的态势。
点个“爱心”,再走吧
本文围绕腾讯最新财报,深入分析了腾讯在AI领域的发展动态。从财报对AI的重视、马化腾点明的AI策略,到腾讯在资金和人力上的投入转变,展现了腾讯从渐进到激进的AI发展路径。尽管腾讯已经从AI中获得了一定收益,但在独立AI应用方面仍面临挑战。未来,腾讯需充分利用自身的用户资源和内容生态优势,进一步强化在AI领域的竞争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