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天猫国际展开,介绍了其基本信息,通过电商大数据库呈现投诉的性别分布,披露多起消费者投诉案例,如货不对板、质疑一物一鉴服务、网络售假、虚假宣传、退款问题等,还公布了2024年全国跨境电商消费评级榜,最后提及网经社在消费维权、立法等方面的成果。
根据相关企业信息显示,“天猫国际”是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旗下的业务。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28日,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法定代表人为杨光。天猫国际宣称,它能为国内消费者直接提供海外原装进口商品,同时也是海外品牌触达中国消费者、建立品牌认知和洞察消费者需求的首选平台。
2.3 投诉性别分布
依据电商大数据库“电数宝”的数据,在投诉“天猫国际”的消费者中,女性占比达到了 73.684%,男性占比为 26.316%。
三、典型案例披露
【案例一】用户投诉“天猫国际”货不对板 商家敷衍处理
1月17日,来自福建省的邱女士向“电诉宝”投诉。她于1月4日在天猫国际全球探物购买了一瓶美国直邮的Agatha Ruiz De La Prada女士香水EDT花香果香调80ml。然而,收到的货物与商品宣传图的内外包装不一致,内包装有人为破坏的痕迹,货品与内包装随意摆放,甚至香水已经被使用过。
邱女士认为天猫国际侵害了她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商家在售后处理时不积极核实问题,偷换概念、混淆是非,试图引导她接受短信里的理由,却没有正视退货退款的核心问题,存在不承认商品货不对板和虚假宣传的嫌疑。邱女士希望能够退货退款,并要求平台对商家作出处罚。
【案例二】用户质疑“天猫国际”一物一鉴服务 多次退货遭拒
6月17日,天津市的苏先生向“电诉宝”投诉。他于5月23日在【天猫国际探物欧洲】下单了一条FENDI羊绒围巾。商品在物流途中进行了质检,质检结果显示商品外包装及外观干净整洁,商品标签符合品牌外观正品工艺。但苏先生指出,质检并未对商品材质及品牌标识等工艺进行鉴定,也没有给出整体鉴定结论,这不符合商品页面展示的“一物一鉴”鉴定意见形式。
苏先生对围巾的材质存疑,多次要求退货均遭到拒绝。他认为商品质检结果仅包含商品标签,未对品牌标识及材质等关键要素进行鉴定,无法证明产品质量符合“正品保障”。苏先生觉得天猫国际背靠“国字头”鉴定机构,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他请求退货,并保留因商家欺诈行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案例三】用户投诉“天猫国际”网络售假 平台置之不理
8月24日,广东省的吴女士向“电诉宝”投诉。她于3月在天猫国际平台的Recon海外旗舰店购买了美白丸产品。近期她发现,该产品所属的新西兰公司已于2020年注销,而她购买的产品却是2023年生产的,这显然是假冒伪劣产品。此外,吴女士还发现该商家存在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产品未有保健食品备案,却以保健功能对11款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并且海关备案3款产品,实际却销售着11款产品。
吴女士向天猫国际及淘宝平台投诉,然而平台坚称商家的资质合格,对她的投诉不予理会。吴女士要求店铺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假一赔十赔偿,并要求平台承担监管责任,对该店铺的违法行为给予合理处罚,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案例四】用户投诉“天猫国际”虚假宣传 孕妇服用购买叶酸后致胎儿畸形引产
10月20日,浙江省的童女士向“电诉宝”投诉。她于8月22日在天猫国际的爱乐维海外旗舰店购买了一款孕妇专用复合维生素叶酸产品,该产品宣称适用于全孕期。但童女士服用该产品后,发现自己的胎儿出现了畸形情况,最终不得不引产。
童女士指出,商家在销售时宣传该产品为海外原装进口,生产地为印度尼西亚,但产品并未附带产品溯源码。扫描产品外壳上的二维码查询发现,该产品的生产商实际上是重庆百日欣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并非商家所宣传的印度尼西亚生产商。
童女士认为商家的行为涉嫌虚假宣传和销售,同时也质疑天猫国际平台对产品的监管存在不足。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童女士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要求商家退款并赔偿三倍损失,赔偿精神损失及各类损失,对产品进行鉴定检测,并对商家售假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案例五】用户投诉“天猫国际”退回货物后商家未全额退款
11月25日,周女士向“电诉宝”投诉。她于11月3日在天猫国际平台上的LITOZIN海外旗舰店购买了一款名为代谢饮的产品。购买后不久,周女士怀疑所购商品可能为假货,于是尝试与商家沟通,希望商家拦截尚未送达的包裹,但商家拒绝了她的请求。
周女士直接拒收了包裹,包裹随后被退回至商家处。然而,尽管货物已经退回,商家却并未全额退还周女士的货款。周女士的诉求是要求商家全额退还她的货款。
四、2024年全国跨境电商消费评级榜出炉
在“2024年全国跨境电商消费评级榜”中,shopee获得了“建议下单”的评级;寺库、考拉海购、洋码头获得了“不建议下单”的评级;天猫国际、别样、识季、全球速卖通、中免日上则被“不予评级”。
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节平台“电诉宝”,携手“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起了“2025第十四届网络消费315调查行动”。
该行动通过以下八大方式展开:1)发布系列数据报告,为消费者揭开消费迷雾;2)发起主题调查行动,剖析网络消费的“重灾区”;3)发布315消费预警,让消费者避免雾里看花;4)启动315大模型前瞻,利用AI介入分析平台性价比;5)开启315行业风险大预测,将各行业问题“一网打尽”;6)披露典型案例,避免消费者“重蹈覆辙”;7)电诉宝“云315”平台联动千家网络公司,为用户“保驾护航”;8)全国近5000名注册媒体记者联动,以舆论监督为鞭策,驱动行业健康发展。
【法律合规成果】
网经社在消费维权、立法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得到了有关部委、消协的肯定。例如,2020年网经社出席了国家市监督总局在京召开的“互联网企业创建无传销网络平台座谈会”,并发布了国内首份《中国社交电商合规研究报告》;2017年承接了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消保委委托的“跨境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课题”;2016年承担了国家工商总局和浙江省工商局“全国网络交易平台合规审查”调研课题项目;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导,与《中国消费者报》举办的“促进电商发展指导网络消费”座谈会上,发布了《2016年中国消费者网络消费洞察报告与网购指南》。2024年9月25日,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届专业委员会专家聘任仪式暨浙江《消法》实施办法修改座谈会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受邀参加,并获聘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届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专家。
2013年,网经社受邀出席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等举办的《支付业消费权益保护研讨会》,并做主题报告;发起“2010中国网络传销不完全调查”,发布了中国首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2010中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推动了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行动。
本文全面介绍了天猫国际的基本信息、投诉性别分布、多起消费者投诉案例、2024年跨境电商消费评级情况,同时展示了网经社在消费维权和立法等方面的成果。众多投诉案例反映出天猫国际在商品质量、宣传、售后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消费者权益亟需得到保障。而网经社发起的调查行动和取得的法律合规成果,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