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无线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揭示了个别人员违规使用无线电设备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窃密和造谣等违规行为,并给出相关法律法规提示以及举报途径。
在当今社会,无线电已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支撑着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在应急救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保障着机要通信的安全,维护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无线电技术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背后,却潜藏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个别人员出于各种原因,违规使用无线电设备,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搜集敏感信息的窃密者
部分无线电爱好者,对无线电充满了好奇,却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他们将境外的无线电设备视为“新奇玩具”,不假思索地违规购置、获取一些来路不明的设备,完全没有意识到其中隐藏的巨大风险。
国家安全机关在工作中发现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在境内某军港附近,架设有一台可疑的无线电设备,它正持续不断地搜集着敏感信号。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该设备的所有者郑某是一名无线电爱好者,他家就住在军港附近。一次偶然的机会,郑某收到了境外某数据公司的邮件,对方邀请他免费领取价值千元的无线电设备。郑某没有多想,填写了相关信息。不到一个月,他就收到了该公司寄来的设备,并按照要求将其组装架设在自家阳台。在架设期间,这台设备像一个贪婪的“情报收集器”,搜集了军港附近海域大量船舶的位置动态信息,并通过Wi-Fi实时向境外传输。这种行为严重危害了我国的军事安全。为了及时消除隐患,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没收了郑某从事违法活动的设备,并对他实施了相应的处罚。
传播虚假信息的造谣者
无线电波虽然无声无息,却拥有强大的信息承载和传播能力。一旦被违规、恶意利用,就会像一颗“定时炸弹”,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
国家安全机关还发现,境内人员张某接受了境外势力的指挥,私自搭建无线电台,专门用于传播虚假信息,试图扰乱我国的社会秩序。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迅速行动,依法对张某实施了抓捕。据张某交代,他通过互联网结识了境外某组织成员A某。A某不断鼓动张某搭建无线电台,并承诺只要协助发送相关信息,就会给予丰厚的报酬。在金钱的诱惑下,张某心动了。他网购了搭建无线电台所需的配件,在A某的指导下违规搭建了电台,并从A某处获取到要传播的信息内容。当他拿到信息后,发现A某提供的全是虚假信息。但在金钱的诱惑和侥幸心理的驱使下,张某还是利用无线电台传播了这些虚假信息,严重干扰了社会秩序。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八条明确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或者擅自使用无线电频率,干扰无线电通信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六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也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无线电频率,不得对依法开展的无线电业务造成有害干扰,不得利用无线电台(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生产或者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除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外,生产或者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其他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向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型号核准。
广大人民群众如果发现使用无线电设备窃取涉密敏感信息、危害社会秩序的问题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揭示了个别人员违规使用无线电设备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包括窃密和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同时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强调了违法使用无线电设备的法律后果。呼吁广大群众提高安全意识,积极举报违规行为,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