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为笔,绘就各地经济发展新画卷 文化之花绽放,多地经济发展迎来新契机

本文聚焦当下传统文化以动态叙事融入生活,通过“文化 +”模式赋能新消费,详细介绍了河南洛阳、江苏南京、天津等地依托文化打造新消费场景、推动文旅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的情况。

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融入我们的生活。一部“悟空”游戏,让多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打卡目的地成为热门旅游地;一部“哪吒”电影,从周边产品到主题活动,全方位引发了消费溢出效应;一枚小小的“凤冠”文创冰箱贴,不仅带动了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还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促进了居民增收。这一切都表明,传统文化通过延伸“文化 +”的长链条,正不断赋能形成新的消费内容、方式和场景,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能。

在河南洛阳的龙门古街入口处,有一家别具特色的“鲤跃龙门”演艺餐饮主题餐厅。当你走进这家餐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繁华的盛唐。演员们身着华丽的唐代服饰,头戴精美的簪花,手执轻盈的团扇,吆喝声、叫卖声、嬉笑声交织在一起,一幅生动的“盛唐市井”图展现在眼前。

这家餐厅采用“演艺 + 餐饮”的创新方式,打造出了一种全新的业态,迅速成为了龙门古街消费的新亮点。餐厅经理娄艳芳介绍说,为了给顾客营造更加浓厚的沉浸氛围,餐厅不仅吸收借鉴了同行的精彩演艺,还特别增加了威亚和吊环等高难度的舞蹈表演。顾客们在这里,既能品尝到美味的佳肴,又能欣赏到精彩绝伦的表演,享受一场全新的视觉和味觉盛宴。

除了演艺餐厅,龙门古街的 VR 全感体验馆也十分火爆,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在 15 分钟的体验过程中,游客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世界,“共赴神都洛阳一年一度的灯会”。龙门古街《风起洛阳》VR 项目负责人张瑜表示,该项目的故事是以同名电视剧改编而来,并将现实和虚拟世界完美融合。依托项目的 IP 效应和龙门的金字招牌,体验馆每天基本都要准备 30 场以上的体验活动,而且场场爆满。

近年来,洛阳不断加大文旅产业的发展力度,积极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引入多元新业态,将“文化 +”理念融入到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方面。2024 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 1.53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1208.59 亿元,同比分别增加 13.48%和 16.02%,文旅产业成为了洛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而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街道牌坊村黄龙岘的茶山上,春花与茶树交相辉映,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展现在眼前。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村庄发展与茶产业、茶文化相结合的新模式,着力在文旅融合上做文章。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街道牌坊村党总支书记邢有明介绍说,一期建设的智能化茶叶生产车间是由老村部的房子改造而成,目前工程主体已完工。“待到今年春茶采摘时,全新的生产车间就可以投入使用,我们将把本地的‘金陵龙针’‘金陵龙毫’两个品牌做强。”他充满信心地说。

当地新引进的农文旅项目不仅注重建设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的茶叶生产车间,还计划打造茶博物馆、茶文化民宿,推动茶旅深度融合。邢有明表示,“我们还将继续大力发展‘茶产业’,吸引更多的人走进乡村,让村庄变得更美,村民更加富裕。”

在天津,文化赋能经济发展的成效同样显著。在天津意式风情区,钟书阁天津首店内人头攒动。这家书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社交魅力,成为了一座“文化会客厅”,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在天津市中心的金街商圈,沉浸式话剧《日出》准点上演。观众们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天津,回味着曹禺笔下的那些故事。

天津通过打造精品活动聚拢人气,推动商文旅融合丰富消费场景,培育文旅产业激发市场活力,实现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天津市文物局局长徐恒秋表示,“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进一步统筹全市文旅资源,丰富新场景、新业态,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在加强文旅深度融合上见行见效,叫响‘河海津韵’城市名片,加快建设都市型、体验式、年轻态、人文韵、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人随春好,春与人宜。当文化的力量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中华大地,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与经济社会向好齐头并进,必将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本文通过列举河南洛阳、江苏南京、天津等地的案例,展现了传统文化以“文化 +”模式融入生活后,在文旅、茶产业等领域创造新消费场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凸显了文化赋能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039.html

(0)
宫古千凡宫古千凡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