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以停止提供4亿美元联邦资金威胁哥伦比亚大学,要求其对校内所谓“反犹主义”进行整改。哥大已同意部分要求,同时介绍了相关背景及各方对此事的看法,还提及哥大一名巴勒斯坦裔研究生被捕事件。
近期,美国政府为推行其立场,竟以停止提供4亿美元联邦资金作为要挟手段,强迫被指控在校内容忍“反犹主义”的著名学府哥伦比亚大学接受“整改”要求。据媒体22日消息,哥伦比亚大学已同意部分相关要求,目的是能够继续获得联邦资金支持。
2024年4月30日,警察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外警戒。新华社记者 刘亚南 摄
自2023年10月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之后,美国国内的许多大学都举行了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大规模军事行动的集会活动。
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一些亲以色列的美国国会议员宣称,这些支持巴勒斯坦的集会活动让犹太裔学生受到了威胁,指责哥伦比亚大学校方纵容“反犹主义”。大约两周前,特朗普政府果断暂停向哥伦比亚大学提供4亿美元的联邦资金,并且明确表示,校方必须实施一系列措施,才有可能恢复资金的供应。
路透社报道显示,哥伦比亚大学在21日的一份备忘录中默许了几项要求。其中包括推进在校园里禁止戴面罩的计划,这一举措旨在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防止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面罩进行不当活动;赋予安全官员逮捕权,以便在校园内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任命一名新的高层管理人员主管提供中东研究课程的院系,以加强对相关课程的管理和引导。哥伦比亚大学临时校长卡特里娜·阿姆斯特朗在声明中指出,这些措施是为了“确保学术活动不受干扰,使每一名学生和教职员工在我们的校园里都是安全的、受欢迎的”。
学术接管“闻所未闻”
特朗普政府的要求可谓“得寸进尺”,其曾要求哥伦比亚大学将中东、南亚和非洲研究系置于学术接管之下至少五年,剥夺教职员工的控制权。所谓学术接管,是大学管理层通过任命院系外的教授或管理人员接管该院系、修复运转失常院系的罕见举措。路透社直言,美国政府提出这样的要求“闻所未闻”。
虽然哥伦比亚大学在备忘录中并未提及接管相关内容,但其举动似乎已经满足了这一要求。该校将任命一名新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课程和教职员工进行审查,以确保其立场不偏不倚。
“对哥伦比亚大学来说,这是悲伤的一天。”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乔纳森·齐默尔曼如此感叹。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教授、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会长托德·沃尔夫森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要求“可以说是自麦卡锡时代以来”对学术自由、制度自治等方面“最严重的侵犯”,“这开创了一个可怕的先例”。
2024年10月7日,学生在美国南加州大学门外举行集会活动。新华社记者 黄恒 摄
哥伦比亚大学的让步立刻引发了广泛的批评。而特朗普政府更是放出狠话,警告将对至少60所其他大学采取类似行动。
本月8日,曾参加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抗议活动的哥大巴勒斯坦裔研究生马哈茂德·哈利勒被美国移民部门执法人员拘捕。值得注意的是,哈利勒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其妻子为美国公民,且已怀孕八个多月。
美国白宫和国土安全部回应此事时称,哈利勒支持“恐怖组织”。因为美国把控制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定为恐怖组织。
美国政府还寻求把哈利勒驱逐出境。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警告,今后还将“有很多”像哈利勒这样“支持恐怖分子和反犹”的人被捕并遭到驱逐。
本文围绕美国政府以资金威胁哥伦比亚大学整改“反犹主义”展开,详细说明了事件背景、哥大的应对措施以及引发的争议。同时还提及哥大一名巴勒斯坦裔研究生被捕事件,凸显了美国政府在这一系列事件中的强硬态度。美国政府此举不仅对哥伦比亚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制度自治造成了严重侵犯,还可能影响其他高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批判。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