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也科技2024业绩创新高,海外与智能业务齐飞 信也科技去年成绩亮眼,担保与海外业务亮点多

本文详细介绍了信也科技2024年的业绩表现,包括营收、净利润等财务指标,还阐述了其业务结构,如担保收入、海外业务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提及了公司在AI研发上的投入和成果。

信也科技2024业绩创新高,海外与智能业务齐飞 信也科技去年成绩亮眼,担保与海外业务亮点多

在金融科技领域,有这样一家连接个人、小微借贷方与金融机构的助贷平台——信也科技(NYSE:FINV),在2024年迎来了业绩的爆发期。

日前,信也科技公布了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这份报告宛如一份耀眼的成绩单,显示出去年信也科技营业收入达到130.7亿元,净利润为23.9亿元,营收和净利均实现了同比双增长。在经营指标方面,信也科技年度促成交易额高达2062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6.1%;在贷余额为715亿元,同样同比增长6.1%。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四季度公司表现尤为突出,营收达到34.6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为6.8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8.7%,当季促成交易额达569亿元,同比增长8.6%。

信也科技由顾少丰、张俊、胡宏辉、李铁铮四位上海交大校友创立,它的前身是P2P平台拍拍贷。顾少丰作为信也科技最大股东,担任董事长一职,手握65.4%的投票权。这四位校友并肩作战,一路将公司成功推向上市。在国内整顿清理互金平台期间,顾少丰团队果断决策,彻底清零P2P存量业务,体面“退场”后重整架构,将主营业务转向助贷业务,其资金来源也逐渐转向持牌金融机构。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分析指出:“从消费金融个贷行业来看,贷款规模确实出现了一些分化现象。在持牌消金领域,部分头部机构大幅缩量,而一些腰部机构却逆势增长。”

净利润率接近20%

对于去年全年的业绩,信也科技首席执行官李铁铮表示,公司深化战略实施,在推动中国市场稳步增长的同时,加速拓展国际市场,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这些成果让公司对2025年充满信心,未来将不断强化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国内外用户提供普惠、高质量的金融科技服务,助力金融机构加速数字化升级。

信也科技首席财务官徐佳圆称:“过去一年,信也科技业绩稳健增长,各项财务指标表现良好。公司全年累计投入1.6亿美元用于股东回报,占全年净利润的49%,这充分体现了我们持续提升股东回报的承诺,以及对业务和现金流前景的坚定信心。”

在业内人士眼中,像信也科技这样扮演“中间人”角色的助贷平台,能够拿出逾十亿元人民币进行分红,其底气来源于超高的净利润率。

3月22日,上海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资深人士胡群(化名)向记者透露:“130亿元的营收,近24亿元的净利润,可想而知其毛利率有多高,而且这还是在彻底清理掉以前P2P模式的经营架构之后。信也科技当前的目标客群瞄准小镇青年,其平均年龄在25至34岁,从事着骑手、工人、出租车司机等职业,年收入大约6万至11.9万元,对应的是高达4.3亿人规模的庞大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信也科技国内累计借款人超2680万,全年交易额1961亿元,同比增长5.2%。凭借先进的风控技术,公司整体风险水平持续优化,风险数据维持低位运行。作为公司战略重点之一的小微业务,全年为超过82.6万家小微用户和个体工商户提供580亿元信贷科技服务,交易额同比增长23%,占集团国内业务比重近三成。同时,信也科技持续提升精细化小微服务能力,通过公益项目“好样的小店”,累计为超过70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小店、超过1万人次小微业主提供定制化帮扶。

年报显示,各家助贷平台盈利强项各有不同,信也科技则更侧重担保收入。在130.7亿元的收入构成中,贷款促成服务费46.94亿元,担保收入50.85亿元,贷后服务费17.40亿元,净利息收入8.54亿元,其他收入6.92亿元。担保收入与贷款促成服务目前是信也科技的两大营收支柱,占比分别为36%、39%。

从同比变化来看,贷后服务费、净利息收入均出现超过10%的下滑,而贷款促成服务费则有3.8%的增长。值得关注的是,担保收入增幅最大,达到13.5%,较2023年的44.79亿元增长了6亿元。年报称,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表外贷款的未偿贷款余额增加,以及递延担保收入的滚动影响。

对此,苏筱芮提醒道,担保业务模式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率,但也带来了一定的信用风险。担保模式本质上是为资质不足的用户提供增信担保,需要把控好分层客群的风险等级。

不过,也有财务专家指出,信也科技净利润重回增长尤其是四季度增幅明显,也可能是计提减少的因素所致。

数据显示,信也科技2024年第四季度的研发费用为1.26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1.28亿元;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13亿元,2023年同期为1.15亿元;同时信也科技2024年第四季度应收贷款拨备为6430万元,而2023年同期为1.08亿元;质量保证承诺的信用损失为10.75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12.70亿元。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两项减值计提金额同比总共减少2.38亿元。2024年第四季度,信也科技净利润同比增加额为1.56亿元,主要受益于计提信用损失减少所致。对此财报解释称,主要是由于风险承担贷款占比下降以及信用风险表现改善。

一位业内资深财务人士点评称:“需要指出的是,质量保证承诺的信用损失也可能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工具。该科目需通过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会计处理实现,而该模型依赖企业对未来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及宏观经济的前瞻性预测,这些参数存在主观调整空间。若企业预计未来经济衰退,可提高相关参数,从而多计提准备金,压低当期利润;反之则少计提,释放利润。”

海外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近年来,国内助贷平台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国际业务正逐渐成为信也科技等一批机构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信也科技国际业务的年营收额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18.5%;年交易额达到101亿元,同比大增27.8%。从在贷余额来看,国内在贷余额从2023年底的661亿增长至698亿元,同比增长5.6%;国际市场从13亿元增长至17亿元,同比大增30.8%。

在去年第四季度,国际业务营收占集团当季营收的21.4%,这似乎印证了公司海外发展路径行之有效。

作为出海较早的金融科技公司,信也科技目前已在多国获取重要金融牌照,其中东南亚是重要“战场”。2019年12月,信也科技印尼业务品牌AdaKami获得印尼金融服务管理局(OJK)颁发的金融许可证;菲律宾业务品牌JuanHand也已获得菲律宾证券交易委员会颁发的在线贷款许可。

信也科技首席执行官李铁铮在财报中表示,2024年,信也科技深化公司战略实施,在推动中国市场稳步增长的同时,加速拓展国际市场,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事实上,多家助贷公司都已经在开拓国际市场,比如乐信目前正在墨西哥、印尼等国家推进海外业务。

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分析道:“国内信贷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国外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所以,信贷科技走向全球是大势所趋,但海外也充满了挑战,主要是制度差异和文化差异导致的各个地区信贷业务都存在差异,体现为海外很多国家信贷违约率可能比国内还要高,企业在海外开展业务,还是要循序渐进,信贷业务要在风控保障安全前提下,逐步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助贷平台也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年报显示,2024年,信也科技加大AI研发投入,推动人工智能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实现全链路智能化升级。去年11月,信也科技自研大模型——“米粒”正式通过国家网信办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为面向C端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奠定了合规基础。此外,公司还推出了智能体创新应用平台Zeta,结合2023年发布的大模型开发平台E – LADF,构建了覆盖投放获客、风险控制、客户交互等核心业务环节的智能化体系。目前,这两大平台已支持超1000个大模型应用,并于近期接入DeepSeek – R1,实现关键技术升级,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本文详细阐述了信也科技2024年的业绩情况,其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业务涵盖国内个人及小微借贷与海外市场拓展。在业务结构上,担保收入与贷款促成服务是主要营收支柱,但担保业务也带来信用风险。同时,信也科技积极投入AI研发,构建智能化体系。未来,信也科技需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继续拓展海外市场,利用AI技术提升竞争力,以实现持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158.html

(0)
半荷mio半荷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