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集装箱多式联运亚洲展在上海举办的情况,展示了我国集装箱行业在2024年取得的成绩,以及在数智化、绿色低碳、高效运输等方面的新发展和新突破,体现了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对未来的积极展望。
2025集装箱多式联运亚洲展日前于上海盛大举办。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我国集装箱行业在2024年取得了极为亮眼的成绩,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不仅如此,行业产业链协同更加稳固,数智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也显著加快,正持续迈向高效发展的新台阶。
更智能——人机协同30秒制造一个标准集装箱
数智化成为了本届展会当之无愧的热词,也为行业内的相关企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宁波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克超在展台上忙碌地接待着各方客户,他介绍道,目前公司通过实施自动化替代、数字化赋能、精益化提升这三重变革,成功实现了每30秒生产一个标准集装箱的惊人速度,刷新了历史记录。
张克超进一步说道:“在中集的焊接车间里,分布着上万个数据采集点位,能够让数据实现实时传输。近400台机器人可以以毫米级的精度完成箱体焊接。这样的智能化转型使得单条集装箱产线人均生产效率提升超过50%。”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在展会开幕式上发布的《中国集装箱供应链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4年我国集装箱总产量超过810万标准箱,相较于2023年增长了268.2%,成功突破历史峰值。
“数智化转型帮助我们实现了提质增效,推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张克超表示。
更绿色——内河船舶用上“清洁能源充电宝”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军描绘行业发展前景时表示:“未来,绿色低碳将成为集装箱行业发展的主基调。”
为了推动内河航运实现绿色发展,我国自2013年起就开始推动内河船舶液化天然气(LNG)动力改造。在展会上,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冷运装备研究所项目主管毛勇向记者展示了企业新研发的集装箱式LNG燃料罐资料,并介绍说:“这一装置就如同超大号的‘移动充电宝’,它可以在陆上接收站提前充装,然后运输至码头。当船舶靠岸装卸货物时,直接用吊机把空罐换成满罐,船舶就能用上清洁的液化天然气(LNG),比传统加注快70%至90%,能够让LNG动力改造加速普及。”
毛勇举例说道:“以5000吨级货船为例,以前加注要排队大半天,现在仅需半小时,而且船舱也变得更加干净了。此外,这种模式无需建设水上加注站,大幅降低了成本。”
毛勇还表示,一艘5000吨级货船改用LNG后,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200吨。这一“换罐模式”的推广,将为我国航运业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重要力量。
更高效——秘鲁蓝莓登中国餐桌旅程缩短10天
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集装箱物流事业部营销部总经理华鸿在展会上告诉记者:“随着钱凯港码头开港试运营,中远海运精心打造‘钱凯 – 上海’集装箱服务,使得秘鲁到我国的海运时间缩短到23天,秘鲁蓝莓、牛油果等特色水果登上我国餐桌的海上之旅比以往少了近10天。”
钱凯港于去年11月开港,它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开港后,中秘间单程海运时间大幅缩短,节约了20%以上的物流成本。这条联通大洋两端的新航路,成为了促进中秘和中拉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
华鸿表示:“集装箱多式联运亚洲展为我们提供了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密切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我们构建更立体、多元、高效的互联互通格局,让中国百姓的餐桌能够品尝到更多更新鲜的‘拉美味道’。”
华鸿还展望未来,智利的车厘子、巴西的牛肉,都有可能从钱凯港“换乘”更快抵达中国。同时,中国的手机、新能源车,也将通过这条通道加速走向拉美。
2025集装箱多式联运亚洲展吸引了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百余家展商及专家参与,大家共同关注全球贸易变化、航运市场走势和集装箱供应链发展等问题。不断升温的合作氛围,充分展现了世界客商对中国集装箱行业向好的预期。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军表示:“全球集装箱行业装备供应及租赁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其中,大部分交易都将在本届展会上促成。大量数智化、绿色化产品和服务集中亮相本届展会,新质生产力正快速融入集装箱行业。”
本文围绕2025集装箱多式联运亚洲展,介绍了我国集装箱行业在2024年的发展成果,通过数智化转型实现高效生产、绿色化举措推动低碳发展、优化运输路线提升运输效率等方面的突破,展现了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以及对全球贸易和合作的积极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