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描绘了南宁独特的城市魅力,以老友粉为切入点,从美食、城市人文氛围以及国际交流合作三个维度,展现了南宁热情包容的城市性格和蓬勃的发展态势。详细介绍了老友粉的制作、起源、品牌发展和工业化生产,阐述了南宁在文化活动、市民善举等方面体现出的友好氛围,还讲述了南宁通过国际会展、友城交流等实现与世界联通的情况。
当邕江的雾气如轻纱般缓缓漫过那青砖黛瓦的古老建筑,空气中渐渐弥漫起酸笋那独特而诱人的香气,这股香气如同一只温柔的手,轻轻唤醒了宁静的老巷。此时,粉店师傅手中的铁勺有节奏地敲打着锅沿,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仿佛是在奏响一曲专属南宁的晨间乐章。这一切,构成了来自南宁的独特晨间问候——在一碗老友粉的腾腾热气里,藏着半城的人间烟火,更蕴含着满城的赤诚肝胆。
“邕”有老友相伴,“邕”抱美好未来。在南宁,那些从小吃着老友粉长大的人们,亲切地将男性朋友称作“友仔”,女性朋友唤作“友女”。对于南宁人而言,老友粉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食物,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美味;而“老友”这一称呼,更代表着一种真诚、友善的对人态度。正是这种对老友粉的热爱和对“老友”情谊的珍视,赋予了南宁这座城市热情、包容、忠厚的独特性格。
“友”字,不仅被巧妙地酿进了食物之中,还种满了南宁的大街小巷,更联通了南宁与世界的友好往来。随着花开花落,岁月流转,那独特的“老友味”在时光里不断升腾,渐渐香遍了整个南宁城。
酿进食物
走进热闹的厨房,只见师傅熟练地将蒜末放入热油中爆香,瞬间,那浓郁的蒜香弥漫开来。接着,一把辣椒被投入锅中,顿时呛出一片如红云般的辣气。酸笋和豆豉也不甘示弱,在滚烫的铁锅里欢快地跳起舞来。就在这时,一锅热气腾腾的骨汤如瀑布般俯冲而下,紧接着,爽滑的米粉迅速滑入锅中,不过短短3秒,水汽蒸腾间,一场味觉的奇妙爆破便在锅中完成。南宁人把这充满烟火气的过程叫做“镬气”,它就像老友重逢时那激动的心跳——热烈而直接。
在中山路那家人气爆棚的老粉店里,常常能看到有人端着一碗老友粉,蹲在墙边,“哧溜哧溜”地吃得津津有味。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1500多家打着“老友味”招牌的米粉店。当酸辣的味道直冲天灵盖时,你便能深刻理解南宁人为何要把“友”字酿进这一碗小小的食物里——他们是把大地山川的慷慨馈赠,都化作了对世间万物的热情相待。
关于老友粉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当地人偶然间感染了风寒,身体十分不适。邻里们得知后,纷纷伸出援手,用蒜末、豆豉、辣椒、酸笋等食材,再加上几片鲜嫩的猪肉,精心为他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他吃完这碗饱含着友情的米粉后,顿感浑身舒畅,忍不住连呼“老友来,老友来!”从此,这碗米粉便有了一个温暖的名字——“老友粉”,它也成为了邕城一个酸辣滚烫的食韵符号。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南宁的老友粉逐渐孕育出了共一、复记、舒记等一批品牌老店。这些老店各有特色,凭借着独特的风味留住了一批又一批的食客。共一的老友粉,配料先经过炒制再进行煮制,那浓郁的“镬气”十分上头;舒记的老友粉,猛火翻炒出的蒜香四溢,浓浓的汤汁让人欲罢不能;复记的猪杂老友粉,则以其丰富的食材和独特的口感,最能征服食客的味蕾……
在众多食客的追捧下,老友粉成为了中山路夜市、埌西夜市、农院路夜市等各大夜市的美味担当。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直延续到深夜的灯火阑珊,那浓烈的“老友味”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仿佛把南宁熏成了一座最晚入睡的城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老友味”也被赋予了新的呈现方式。除了传统的老友粉,老友鱼、老友牛杂、老友田螺等美食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老友圈”不断扩大,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味蕾,也让城市的味道更加浓郁。
在城市的大力支持和老友们的热情追捧下,老友粉日益“出圈”,产业规模也愈加壮大。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可以邮寄的乡愁”,即使远在他乡的游子,也能通过这一碗老友粉,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在位于广西—东盟经开区的广西复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每天都有10余吨原料从中央厨房配送到全市的各老友粉店。对于工业化生产的老友粉来说,最难的就是保留那独特的“镬气”。工厂主管沈俊杰介绍说:“我们引入了智能生产线,并按照30年以上炒粉师傅的技艺来进行设计,成功解决了老友酱‘镬气’不足的问题。这样生产出来的老友粉,既有时间沉淀的味道,也有老友的温情。”
目前,南宁市共有老友粉生产企业110家,其中有10多家企业从事预包装代加工生产。去年年底,行业还成立了“老友味道”产学研用综合平台——南宁老友粉产业学院。该学院通过开设老友粉包装设计、周边产品设计、国内外营销推广等课程,进一步完善了老友粉的上下游产业链。
当年轻学子们的双手轻轻滑过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友粉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灵感火花?又会给这独特的“老友味”注入怎样活力奔放的味道呢?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想象,也值得我们满怀期待。
种满绿荫
“三月三”,春风轻柔地拂过南宁的大街小巷,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片温暖而欢快的氛围中。民歌湖被装扮得焕然一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青秀山的大草坪上,嫩绿的青草铺满了大地,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绒毯;而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里,老友粉等各种美食也早已准备就绪,等待着人们前来品尝。在南宁,悠扬的歌声仿佛一只无形的手,轻轻牵起了春天的衣角,一同开启了这场盛大的八桂嘉年华。
在这个充满欢乐的节日里,民歌擂台、音乐快闪、国潮巡游、非遗市集等活动将如约而至,为人们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活力夜南宁”嘉年华将举办主题购物节、狂欢夜、“24小时不打烊”等特色活动,让人们在夜晚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无限活力;“爱在南宁”脱单音乐会则以音乐为媒、以歌声传情,为单身男女们搭建了一个寻找真爱的浪漫平台……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地处处回荡着歌声,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在南宁,天南海北的人们来到这里,都是尊贵的客人。“三月三”期间,不少社区都会摆上长长的桌宴,左邻右舍们纷纷献出自己最拿手的菜肴,热情地招待着邻里和远方的客人。南宁就像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把“友”字种进了满城的绿荫之中,让每一阵风都带着温暖的气息。
在这座“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美丽城市里,人们的眼里总是装着春天般的希望和美好。友仔友女们之间真挚的情谊,让这座城市生长出了意想不到的柔软与温情。
2023年10月,来自浙江宁波、年过七旬的李道一老人再次踏上了南宁的土地。他此行的目的,只为寻找55年前那位在公交车上帮他付了2角钱车费的售票员。售票员那小小的善举,却让李道一老人铭记了半生。他曾多次回到南宁寻找,但都未能如愿。在感谢信中,李道一老人深情地写道:“对于我曾生活过14年的第二故乡南宁,我有着太多的感动,也有太多的眷恋之情。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谢谢你,南宁!”
李道一老人带着对南宁人的善良和感动离开了,而旅游博主“东北老铁天明”则被南宁人的热情友善深深吸引,最终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去年冬天,南宁的12个“小砂糖橘”引发了一场南北之间的双向奔赴。“东北老铁天明”也在那时来到了广西。在南宁,他穿梭于各个夜市,探寻着当地的民俗文化,还参加了宾阳炮龙节,亲身感受着南宁独有的热烈与浪漫。他不仅在这座城市收获了一份份珍贵的友谊,还帮助南宁武鸣区把沃柑销售到了东北。今年春节刚过,他索性把家安到了南宁,成为了一名地道的南宁友仔。
这些点滴的温暖,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目前,“邕江计划”人才项目已累计引进培养领军人才团队201个、青年人才科技项目97个,给予项目资助超3亿元。南京初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接过南宁递来的橄榄枝,更名为南宁初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并将总部落户南宁。作为公司技术研发骨干,万波加入了“邕江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团队。他表示:“我们团队正在研发的项目,可以有效填补南宁在显示芯片设计领域的空白,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老友的态度,在南宁被完美地转化为对人才和投资者的善意。
过去几年,半导体芯片、铝精深加工、卫星遥感、新能源等各个领域的人才和企业循着“老友味”的独特魅力而来,让南宁逐渐积聚了一股向上生长的新力量。
联通世界
在民族大道旁,民歌湖的湖畔,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那朱槿花造型的白色穹顶,在阳光的照耀下,如同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让整座城市宛如一朵盛开的朱槿花,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来自澳大利亚、墨西哥、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特色商品,在南宁国际友城进东博展区集体亮相,展示着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风情;马来西亚怡保咖啡、越南中原传奇咖啡在东博会上找到了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开启了新的商业征程;总部位于泰国曼谷的天丝集团从中敏锐地发现了南宁的巨大潜力,果断将新项目落地这里……正如邕江与澜沧江最终在南海相拥交汇,“南宁渠道”正逐渐成为一条连接国际老友相聚的重要纽带。
今年1月16日,8个国家12个城市的市长或市长代表欢聚一堂,参加了“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活动。对话开场时,南宁市市长侯刚巧妙地用城市名片“老友”、美食名片“老友粉”中的“友”字作为关键词,向世界推介南宁。时值沃柑上市的季节,对话间隙,一杯杯浓香醇正的沃柑咖啡被端到嘉宾们面前,邀请他们品尝。沃柑咖啡的“柑”字和咖啡的“苦”味,寓意着同甘共苦。大家为2025“柑杯”开怀畅饮,八方宾朋共同见证着开放合作的南宁,“老友圈”越扩越大,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
乘着对外开放合作的东风,南宁的国际友城数量已增至31个,在产业、经贸、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都形成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合作成果。去年5月,南宁市青秀区文艺代表团在越南海防市吴权郡演艺中心唱响了《Welcome to 广西》,友谊的种子在异国他乡悄然生根发芽。
无论是越南的凤凰花节、马来西亚的友城文化节,还是中国的春节、“三月三”、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南宁都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齐聚一堂、载歌载舞。以这些节庆为契机,南宁搭建起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舞台。
民心相通促进了经贸合作。在南宁举行的2024南宁—河内经济走廊暨“一带一路”南宁友好城市交流大会上,签约投资合作项目22个,对内对外投资额达200亿元。在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连续3年破百亿元的南宁五象新区跨境电商基地,一名越南语主播正熟练地带货中国特产,而她的中国合伙人则正在努力学唱越南歌曲,为下次直播引流做准备。
多条通达东盟及南亚的国际货运航线、3条国际数据专用通道架起了空中桥梁,越来越多跨境电商上下游企业不断集聚南宁,“买全国、卖东盟,买东盟、卖全国”的渠道更加畅通无阻。当你漫步在南湖公园的长廊,看到晨练的老人与非洲留学生一起打太极拳;在热闹的夜市里品尝越南春卷等异国美食;在街头听见英语、泰语、壮语与南宁白话奇妙交织的声音,你便会深刻懂得:友城气象,既存在于宏大的叙事之中,也蕴含在每一碗热气腾腾的老友粉里,更体现在每一双紧握的手掌之间。
本文以南宁的老友粉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南宁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从美食层面,老友粉不仅是南宁人的日常美味,还蕴含着城市的热情与包容,其产业发展也日益壮大;在城市人文方面,南宁通过各类文化活动和市民的善举营造了友好的氛围,吸引了人才和企业;在国际交流上,南宁借助国际会展等平台,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实现了民心相通和经贸合作。南宁正以“友”之名,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城市发展与国际交流的精彩篇章。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