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流通领域化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介绍了抽检情况、不合格产品详情以及包装标识不合格带来的危害,还提及监管部门将对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理。
南海网于3月24日发布消息(记者 蒙健),当日记者从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了解到,该局公布了海南省流通领域化肥产品质量监督的抽查结果。其中有一批次复合肥料在抽检过程中被判定为不合格,问题出在包装标识上。
据悉,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省流通领域的化肥产品展开了全面的监督抽查工作。此次一共抽查了20批次产品。抽查严格依据GB/T 15063 – 2020等标准要求,针对复合肥料、尿素、过磷酸钙等产品,对总养分、包装标识、总氮、粒度等多个项目进行了细致检验。经过严格的检验流程,发现有1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5.0%。
具体来看,不合格产品为陵水三才汕头农药店所销售的复合肥料。该产品的生产企业,按标签标注为海南海椒集团有限公司;规格型号是40kg/袋;生产日期为2024.5.6。而其不合格的项目明确为包装标识。
记者深入了解后得知,化肥包装标识不合格会带来诸多严重危害。其一,很容易误导消费者,使得消费者购买到并不适合自己农田实际需求的肥料,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其二,使用者如果依据错误的标识来使用不合适的肥料,很容易导致作物生长不良,进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其三,长期使用不合适的肥料会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比如可能会导致土壤酸化、养分失衡等问题。其四,这种情况还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的声誉。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明确表示,针对本次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将移交被检主体及产品标称的生产企业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本文围绕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化肥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展开,揭示了一批次复合肥料因包装标识不合格的情况,阐述了包装标识不合格的危害,同时表明监管部门将依法处理不合格产品,以保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