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回应AI进展,低成本大模型或成趋势

本文围绕蚂蚁集团在AI领域的重大突破展开,介绍了其技术成果论文的发表情况,以及该研究在突破大语言模型训练限制方面的意义,还对比了与英伟达战略的差异,并呈现了蚂蚁集团的最新回应。

蚂蚁集团回应AI进展,低成本大模型或成趋势

蚂蚁集团在AI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据权威媒体证券时报的报道,蚂蚁集团Ling团队的一项重要技术成果论文《每一个FLOP都至关重要:无需高级GPU即可扩展3000亿参数混合专家LING大模型》成功发表在了预印版Arxiv平台上。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AI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蚂蚁集团回应AI进展,低成本大模型或成趋势

蚂蚁集团给出最新回应

据中国基金报的相关分析指出,在当前的大语言模型训练中,MoE模型的训练往往高度依赖如英伟达所售GPU这类高性能芯片。这就导致了训练成本居高不下,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如此高昂的成本成为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极大地限制了大语言模型的更广泛应用。

然而,蚂蚁集团一直在默默努力,致力于提高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效率,试图突破这一成本限制。从其发表的论文标题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出,该公司将目标明确地定为“在无需高端GPU的情况下扩展模型规模”。这一目标的设定,展现了蚂蚁集团在AI领域的创新勇气和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集团的这一研究方向与英伟达的战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曾明确表示,即便市场上出现了更高效的模型(如DeepSeek的R1),对计算力的需求仍会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他认为企业要实现更多的营收,将依赖于更强大的芯片,而不是通过使用更便宜的芯片来削减成本。基于这样的观点,英伟达坚持打造具备更多处理核心、更高晶体管数量和更大内存容量的大型GPU的战略。

有专业分析人士指出,蚂蚁集团的这篇研究论文凸显出中国AI领域技术创新和发展速度正在加快。如果其研究成果属实,这将具有重大的意义,表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正逐步走向自主可控。特别是在当前英伟达芯片出口限制的背景下,蚂蚁集团寻求成本更低、计算效率更高的模型架构的研究,无疑为中国AI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针对此事,在3月24日,蚂蚁集团作出了回应。蚂蚁集团表示,公司针对不同芯片持续进行调优,以降低AI应用成本,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蚂蚁集团还表示会逐步通过开源的方式将这些成果进行分享,这无疑将为整个AI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蚂蚁集团回应AI进展,低成本大模型或成趋势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蚂蚁集团在AI领域的重大突破,其技术成果论文发表显示出在无需高端GPU扩展大模型规模方面的研究进展。与英伟达战略不同,蚂蚁致力于降低训练成本。若成果属实,将推动中国AI走向自主可控,且蚂蚁已取得一定进展并将开源分享。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900.html

(0)
甜雅mio甜雅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