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上海通信中心崇明发信台科普基地联合港沿镇科协,组织合兴小学25名师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上交通安全知识科普活动,通过多种特色模式让学生们在科技实践中学习安全知识。
在第30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之时,也就是3月19日,一场充满科技与趣味的水上交通安全知识科普活动在上海通信中心崇明发信台科普基地精彩上演。此次活动由上海通信中心崇明发信台科普基地携手港沿镇科协共同举办,合兴小学的25名师生有幸走进这个充满奥秘的科普基地。活动采用了“沉浸式参观 + 情景化教学 + 趣味化实践”的特色模式,旨在通过科技实践的方式,帮助青少年筑牢安全意识。
合兴小学的学生们在崇明发信台科普基地积极参与水上交通安全知识科普活动。
活动的序幕以“走进上海通信中心实物档案室”缓缓拉开。在专业人员的详细讲解下,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深入了解了百年岸台的悠久历史以及多种现代化水上通信设备。他们亲眼见证了无线电技术从最初的雏形到如今先进状态的演变历程,感受到了科技的巨大魅力。
紧接着,一堂名为《看不见的电波》的多媒体课程生动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课程中,通过动态的演示,向学生们展示了无线电在海上搜救、船舶导航以及应急指挥等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结合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案例,详细讲述了水上交通安全知识的要点。老师们还针对发信台园区内的河、湖等水域环境进行了深入解析,并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六不一会”口诀,让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实践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其中设计的“制、搜、测”三大主题任务,充分点燃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在“我是小小通信工程师”环节中,学生们两人一组,齐心协力组装简易对讲机。他们小心翼翼地调试频段,当成功实现跨楼层通话的那一刻,脸上洋溢着兴奋和自豪的笑容,亲身体验到了无线电的实际应用。
在“猎狐行动”无线电测向竞赛里,参赛小组手持测向机,在园区内展开了一场科技版的“定向越野”。他们根据信号声源,仔细地寻找隐藏的信号源,展现出了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而最受瞩目的“天线探秘小达人”环节,9支小队手持特制地图,对笼型天线、八木天线等多种天线进行实地测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要准确记录各项技术参数,还要手绘天线结构简图,这对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活动还为那些率先完成所有任务的学生颁发了“通信小达人”荣誉证书,激励他们成为水上交通安全知识的传播者。
本次活动突破了传统的宣教模式,将水上交通安全教育巧妙地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可传播的科技实践项目。上海通信中心崇明发信台科普基地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科技 + 教育”的融合创新,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维护水上交通安全的种子。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助力青少年提升安全素养,携手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水上交通安全防线。
本文介绍了在第30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上海通信中心崇明发信台科普基地联合港沿镇科协组织合兴小学师生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科普活动。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包括参观档案室、多媒体课程和实践任务,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水上交通安全知识。此次活动突破传统模式,未来基地将继续深化科技与教育融合,提升青少年安全素养。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