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顶级盛会启幕,学界产业界大咖齐聚一堂

即将举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的相关信息,包括活动的时间、主题、嘉宾阵容、发布成果等,还分别阐述了前沿AI学术成果和前沿AI实践方面的亮点。

AI顶级盛会启幕,学界产业界大咖齐聚一堂

距离一场AI产业的顶级盛会启幕,只剩下短短两天时间啦!

在3月27日至31日期间,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盛大举办。其中,备受瞩目的人工智能主题日将于3月27日正式拉开帷幕。

当下,AI产业正处于爆发的时代浪潮之中。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人工智能主题日,堪称是集众多优势于一身。这里嘉宾规格极高,议程设置前沿,发布的成果也十分重磅,而且嘉宾范围广泛,已然成为全球AI产业交流探讨的高地。

在人工智能主题日当天,将会有20多位中外院士、国内顶级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同时,百度、阿里云、蚂蚁集团等AI大厂,大模型独角兽的核心人物,具身智能创业代表以及顶尖投资人也会纷纷登场。此外,还会发布涵盖投资支持、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与AI产业紧密相关的数十项核心成果。

中关村论坛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而其中的人工智能主题日更是成为了聚焦全球AI产业发展的关键窗口。它全方位展示了全球AI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实践,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资源的高效对接与深度合作。

目前,在AI领域,海淀区已经形成了全栈产业链布局。这里备案大模型76款,占全市的七成,正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在具身智能领域,海淀区集聚的企业数量占全市的40%。如今,以人工智能主题日作为关键核心节点,海淀区正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方位发力,向全球范围强势辐射影响力。

这场广纳全球学界、产业界、投资界诸多大咖的盛会,充满了看点:

一、前沿AI学术成果:图灵奖得主、中外院士,顶尖研究院、高校领衔

多位中外院士、图灵奖得主、顶级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顶尖高校教授等学界大牛将在人工智能主题日同台亮相。他们将以大模型为核心,深度剖析其创新应用、发展挑战与未来趋势。

1、中外院士

鄂维南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还是美国数学会会士、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英国物理学会会士。他担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他主要从事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及其在力学、物理、化学和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其主要学术方向为人工智能(立体视觉)和计算摄像学,长期致力于该研究领域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成立于1981年,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国性学术组织。

郑志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与信息科学交叉领域专家。他长期从事空天信息安全与复杂信息系统等数学与信息交叉领域的研究。

王耀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技术与智能控制专家,湖南大学教授,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

郭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IEEE、IET Fellow,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发明协会会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抗干扰控制理论与应用领域的研究。

约瑟夫·斯发基斯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Verimag实验室荣誉科研主任。研究方向为模型检测及嵌入式系统设计与验证等领域。

孙富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IEEE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IEEE控制系统协会智能控制技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智能控制、机器人与飞行器的导航与控制、网络控制系统、人工认知系统的信息感知和处理。

斯图尔特·罗素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专业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兼容人工智能中心(Center for Human-Compatible AI)创始人。

此外,现场还会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等国内外院士出席。

2、顶尖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

黄铁军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他全程参与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建议、起草和实施,担任“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副组长,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王仲远智源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与实践。

周伯文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电子系协同交互智能研究中心主任、衔远科技创始人,IEEE/CAAI Fellow。

朱松纯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智能学院院长、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包括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计算机视觉、统计建模与计算、认知科学、机器学习、自主机器人等。

可以看出,这些学界大牛具有全球化的特征,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学术背景与文化环境,为学术交流与合作注入了多元的活力。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些学界大咖过往的成果影响力极为深远,人才培养成果丰硕,而且他们的研究与行业实践紧密相连,研究方向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态势,广泛覆盖多个学科与应用场景。

二、前沿AI实践:科技大厂、大模型独角兽分享最新AI成果

当下,DeepSeek爆火正撬动着全球AI产业的剧变,也催化着国内大模型产业的突围。今年开年以来,国内大模型产业的研发进展和研究成果可谓是连番炸场。

不仅有月之暗面Kimi被曝最新模型k1.6编程能力超GPT o3 – min、豆包大模型1.5多模态能力霸榜多个基准,还有“清华系”AI初创公司面壁智能凭借全球首个端侧全模态模型MiniCPM – O 2.6,仅用8B参数便在OpenCompass榜单中以70.2的平均分超越GPT – 4o和Gemini 1.5 Pro,成为开源社区最强语音通用模型。

在人工智能主题日上,这些搅动全球大模型产业风云的大厂、大模型独角兽、大模型六小虎将齐聚一堂,共同展开热议。

本文介绍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的相关情况,包括活动的基本信息、嘉宾阵容以及前沿的AI学术成果和实践成果等。这场盛会汇聚了全球AI领域的众多大咖和最新成果,有望推动AI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海淀区也将借助这一契机扩大其在全球AI产业的影响力。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468.html

(0)
东京迎荷东京迎荷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