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孙中山的世界:文献展览中的珍贵记忆

孙中山先生展开,讲述了他在伦敦被难的经历、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渊源,以及相关文献展览中展出的孙中山先生的多种著述版本、珍贵信札和手迹等内容,展现了孙中山先生丰富的革命生涯和重要贡献。

“启者:弟被诱擒于伦顿,牢于清使馆十有余日,拟将弟捆绑乘夜下船,私运出境。船已赁备,惟候机宜。初六七日内无人知觉,弟身在牢中,自分必死,无再生之望。”这是1896年11月,孙中山先生饱含惊险与绝望,致友人区凤墀的亲笔信函。在信里,他详细道尽了1896年10月自己在伦敦遭遇的惊心动魄之事——被清政府驻英使馆诱捕,而后幸得康德黎博士营救的整个过程。

熟悉中国民主革命史的人都清楚,这一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后来被孙中山写成了《伦敦被难记》一书。随着这本书的刊行与广泛传播,中山先生的名字和他所投身的伟大革命事业,也为更多人所熟知,赢得了人们广泛的敬重。

走进孙中山的世界:文献展览中的珍贵记忆

有一张珍贵的留影,记录着1921年7月24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广州东园主持出征军人慰劳会开幕典礼的场景。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是著名电影先驱黎民伟,照片下方还有摄影师的亲笔题签。(南都记者 周佩文 摄)

孙中山曾造访中图,指出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职能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且独特的渊源,它是全国目前唯一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其前身分别是建于1912年的广东图书馆和建于1933年的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

早在1893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行医期间,就常常与陆皓东等人相聚在南园抗风轩(今广州市文德路,原中山图书馆南馆)。他们在这里热烈地聚谈时事政治,积极联络革命志士,为革命事业积蓄力量。到了1912年,孙中山的主要助手、辛亥革命元老胡汉民以首任广东都督的身份,下令保存图籍,开办了广东图书馆。

1920年12月29日,孙中山先生前往广东省立图书馆参观,一同前往的还有参议员谢良牧等人。孙中山先生对当时的馆长谢英伯郑重提及:“此等图籍,乃国宝之一种,君宜谨慎保管,及设法扩张,并购入东西国图籍,使成吾国最大之图书馆,以为新文化之一助。”作为时代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不仅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为民族的出路不懈奋斗,还敏锐地指出了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职能,那就是通过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助力文化的蓬勃发展。1921年1月19日,新加坡华文报刊《新国民日报》以《孙总裁参观图书馆》为题报道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2020年,画家曹讚用油画的形式生动再现了这一历史场景。

走进孙中山的世界:文献展览中的珍贵记忆

2023年出版的《孙中山文献集成》,收录了1949年以前出版的孙中山著述、传记与研究相关文献多达902种,这无疑是目前孙中山文献研究出版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工程。(南都记者 周佩文 摄)

《建国方略》等多种著述的早期版本亮相

南都记者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了解到,此次展览的展品内容丰富,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馆藏不同版本的孙中山先生著作全集、全书、选集等,以及孙中山先生有关《三民主义》学说和《建国方略》学说的著述。另一部分展品则包括研究孙中山先生家世、年谱、传记的著述,有关孙中山先生历年革命史迹活动、事件的著述,有关孙中山先生逝世及奉安始末、历年纪念的著述,还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编纂的孙中山先生及辛亥革命相关学术成果等。

走进孙中山的世界:文献展览中的珍贵记忆

在众多展品中,孙中山先生唯一的译作《赤十字会救伤第一法》(【英】柯士宾著,孙文译,日本东京民报社1907年版)也备受关注。

不过,要说重要展品,还得数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孙中山致区凤墀函》、孙中山手令《大本营宣传委员公函·第一号》《大元帅令》等珍贵信札和手迹。

区凤墀(1847—1914),名逢时,字锡桐,号凤墀、穑叟,是广东顺德人。他是清末民初基督教华人传教士,也是兴中会员。而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孙中山的中文老师,正是他把孙中山的号“日新”改成了“逸仙”,从此“孙逸仙”这一称呼在欧美地区广泛流传。

走进孙中山的世界:文献展览中的珍贵记忆

孙中山手令《大本营宣传委员公函·第一号》,特派共产党人陈独秀、谭平山为大本营宣传委员会委员。(南都记者 周佩文 摄)

分别发自民国六年与民国十二年的两份孙中山手令,引起了南都记者的关注。其中,1917年9月25日颁布的《大元帅令》,内容为任命叶夏声(1882—1956)代理中华民国军政府内政次长,钤“大元帅印”“孙文之印”朱印。而《大本营宣传委员公函·第一号》于1923年6月1日颁布。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之前,中国共产党人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参与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并加入孙中山第三次在广东建立的革命政权(1923年3月2日,孙中山在广州设立“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革命政权下设大本营宣传委员会。这份手令的内容正是孙中山为了国民党的改组工作,特派共产党人陈独秀、谭平山为大本营宣传委员会委员,大力宣传国共两党的革命主张。南都记者了解到,1923年10月底,大本营宣传委员会被撤销。作为仅“存活”了数月的大本营宣传委员会的第一号公函,这份手令显得弥足珍贵。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庄家茵 通讯员 朱隽嘉 杨倩倩 祖巍 苗苗

图片除署名外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提供

本文通过讲述孙中山伦敦被难的经历,展现了他革命道路上的惊险;介绍其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渊源,体现了他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又通过文献展览中的展品,呈现了他的多种著述和珍贵手迹,多方面凸显了孙中山先生在革命、文化等领域的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535.html

(0)
行云乐易行云乐易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