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沙溪镇朗心四渠从曾经的黑臭河涌、建筑废料堆放场,经过三年水污染治理后,变成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水质稳定达标且周边环境大幅提升的故事。文中还介绍了一线施工者的艰辛付出,沙溪镇在河涌治理和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方面的举措,以及全镇整体水环境的改善情况,最后提及中山全市治水的决心和成果。
当你来到中山市沙溪镇朗心四渠旁的小公园,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曾经,这里是杂乱的建筑废料堆放场,周围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朗心四渠更是人人喊臭的河涌,让人避之不及。而如今,这里已然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朗心四渠也摇身一变,成了居民们喜爱的观赏点。
据沙溪镇水务事务中心主任阮孝华介绍,早在三年前,沙溪镇就毅然决然地对朗心四渠开展了水污染治理工作。在治理河涌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周边环境的改善,将原本的建筑废弃材料堆放场精心改造成了现在的小公园。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朗心四渠的水质检测已基本稳定达标。曾经黑臭不堪的河涌里,如今鱼儿成群结队地游弋,岸边的小公园也是绿树成荫,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山市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项目三)施工员刘俊,参与水污染治理工作已经整整三年了。他回忆道:“参与水污染治理的这三年里,最困难的工作当属进行地下作业。遇到地质较差的区域时,那可真是一场硬仗。我们要连续几个日夜奋战,打通一条管网往往需要七八个小时。”说着,刘俊望向身后的朗心四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现在看到河涌治理取得了这么好的成效,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虽然辛苦,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朗心四渠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转变,离不开众多一线施工者的坚持和努力。在治理该河涌之前,沙溪镇就做了大量细致的前期工作。他们开展了全面的污染源调查与分析,以控源截污为核心,构建了完善、高效的污水管网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同时,还因地制宜地进行河段岸线整治,不仅提升了河道的亲水性,也大大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
据沙溪镇城建局小区项目负责人欧嘉豪介绍,沙溪镇通过开展住宅小区雨污整治一期至四期工程,对全镇97个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50个小区的雨污分流改造,累计新建污水主管和接户管共计34公里,新建雨水立管20公里。这一系列举措,为改善全镇的水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朗心四渠水质和周边环境的显著提升,只是沙溪镇水污染治理成果的一个缩影。经过三年的集中整治,截至目前,沙溪镇8条重度黑臭河涌已全部清零,劣五类河涌从25条大幅下降至8条。2023年水质变化排名居全市首位,CWQI值(河涌水质综合指数)从2022年的15.4下降至5.95,下降比例达61.4%,全域水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
3月21日,中山高规格召开美丽河湖保护建设工作会议,动员全市上下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吹响了从水污染治理向美丽河湖保护建设进军的号角。深入实施美丽河湖保护建设十大工程,立志把中山建设成“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美丽岭南水乡。回顾中山治水千日攻坚,该市把水污染治理作为 “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大盘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一子,以最坚决态度、最大决心、最有力措施打响这场翻身仗,从根本上扭转了极其被动的治水局面,取得了阶段性战果。
三年后,春又至。走在中山城镇,一条条河涌从“恶臭难闻”逐渐变为水清岸绿,景色美了,曾经建筑废料的堆放场如今人流如织,一大批亲水平台涌现,一河两岸成为市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即日起,我们将回访经过治理的中山河涌,从群众的获得感看中山治水之变。
本文围绕中山市沙溪镇朗心四渠的治理展开,详细介绍了其从黑臭河涌到环境优美之地的转变过程,展现了一线施工者的努力以及沙溪镇在水污染治理和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方面的成效。同时,也反映了中山全市在治水方面的决心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凸显了水污染治理对改善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