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发布的研报展开,深入探讨了航空业和油运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包括航空业的量价回升、油运业的俄乌影响分歧等,同时介绍了航空夏秋换季的航班计划调整情况,并给出了风险提示。
据了解,国泰君安发布了一份引人关注的研报。该研报指出,航空业应重视其长远发展逻辑,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盈利中枢上升是值得期待的。新航季中,国际航班持续增加班次,国内的航空供给也在不断消化,这有力地保障了供需恢复的趋势是确定无疑的。此外,油价的下行有望加速盈利的恢复以及盈利中枢的上行。而在油运方面,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在市场上存在显著分歧,实业界认为俄乌和谈对油运的影响是中性的,甚至是利好的。油运的供需情况预计会比预期的要好,并且还具备油价下跌的期权。投资者可以关注地缘局势的变化,从中寻找逆向投资的时机。
下面为大家详细解读国泰君安的主要观点:
航空:两会后量价逐步回升,新航季国内供给继续消化
从元宵节过后一直到3月上旬,航空客流与客座率始终保持着同比增长的态势,国内裸票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随着上周两会的顺利闭幕,航空市场的量价开始呈现回升的态势。预计在未来一个月,展会旺季即将来临,这将有助于票价的修复。在2025年第一季度,航油价格同比下降了10%,再加上机队周转速度的提升,有效改善了单位非油成本的压力。基于这些因素,预计一季度航司的盈利可能会好于预期。再次强调,航空业具有长远的发展逻辑,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措施能够保障航空需求实现稳健增长。在新航季,国内的航空供给会继续得到消化,供需恢复的趋势已经确定。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等原油增产将会推动油价中枢下行,这有望加速盈利的恢复以及盈利中枢的上行。
油运:俄乌影响分歧显著,建议关注逆向时机
在上周,中东 – 中国VLCC TCE维持在大约4万美元的水平;新澳航线MR TCE维持在2.2万美元上下。近期,美国持续推进俄乌和谈,资本市场担忧俄乌冲突的结束会导致油运贸易重构回退,以及油运市场的景气回落。然而,实业界却认为这种影响是中性的,甚至是利好的。双方都理性地预期,即使俄乌进行和谈,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也难以完全回到以往的高位,油运贸易可能只会出现部分回退。分歧在于,实业界认为如果对俄制裁结束,俄罗斯石油灰色市场中的影子船队将难以正常回归合规市场,经济性的下降将导致老旧船只加速拆解,从而对冲甚至超额对冲需求的影响。该行预计,未来油运的供需情况会比预期的要好,并且具备油价下跌的期权,拆船将成为推动油运市场发展的催化剂。投资者可以关注地缘局势的变化,从中寻找逆向投资的时机。
航空夏秋换季:国际继续增班,消化国内过剩运力
自2025年3月30日起,中国民航将开始执行2025年夏航季航班计划。根据Pre – flight的数据显示,本航季计划航班总量同比减少了3.3%,其中国内航班同比减少3.8%,国际航班同比增长4%,恢复至2019年夏航季的74%。国内减班、国际增班的趋势仍在持续,这保障了2025年航空供需恢复的确定性。具体来看:1) 国内航线同比方面,主协调时刻同比减少1%,基本持平。其中,三大航略有增加1%,而三四线航班同比继续缩减6%,国内过剩运力的消化趋势仍在持续。2) 国际航线环比方面,内航环比略有减班2%,恢复至2019年夏航季的77%,主要是泰国线环比减班24%的影响较为明显,而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的航线仍在继续增班;外航大幅环比增班16%,这可能受益于系列免签政策。
风险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航空和油运行业面临着诸多风险,如经济波动、政策变化、地缘形势、油价汇率波动以及安全事故等。
本文基于国泰君安研报,分析了航空业和油运业的发展态势。航空业在两会后量价回升,新航季国际增班、国内消化过剩运力,盈利中枢有望上升;油运业在俄乌影响上存在分歧,但供需预计好于预期。不过,两个行业都面临着经济、政策等多方面的风险,投资者需综合考量。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