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在春分时节当地利用智能化育苗大棚积极开展蔬菜育苗工作。介绍了育苗主体的情况、创新的育苗技术,以及各部门为育苗企业提供要素保障,展现了天镇县以育苗产业驱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
在春分这个充满希望的时节,当我们踏入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玉泉镇东沙河村的智能化育苗大棚,仿佛走进了一个绿色的梦幻世界。那满眼的翠色瞬间扑面而来,成排摆放的育苗盘上,螺丝椒、太空椒等种苗正舒展着嫩绿的新叶,每一片叶子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宛如一幅现代农业的“希望图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力量。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天镇县紧紧抓住这宝贵的农时,全面推进蔬菜育苗工作。在智能化育苗大棚内,温湿度调控系统正精准地运转着,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园艺师,细心地调节着棚内的环境。水肥一体化设备也在有序地喷洒着,为种苗提供着充足的养分。工人们在大棚中来回穿梭,他们有的专注地监测着各种数据,有的则精心地调整着光照,用科技的力量打响了这场“春苗守护战”。
(随着气温回升,天镇县抢抓农时,全面推进蔬菜育苗工作。 师小淦 摄)
京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天镇县4个育苗主体之一。该公司负责人高蕊介绍,公司按照订单培育优质种苗,培育的品种十分丰富,涵盖了辣椒、西红柿、黄瓜、西瓜、香瓜等多种蔬菜水果。这些种苗主要满足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需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同时,当地还积极创新应用了基质灭菌控制土传病害、智能喷淋控制水肥配比、分区管理控制生长周期的“三控”育苗技术。并且配备了全自动水肥一体化系统,这一系统的应用可使育苗效率提升40%,而出苗整齐度更是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大大提高了育苗的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天镇县充分立足“北菜南运”的枢纽优势,着力打造晋北最大集约化育苗基地。目前,该县各个标准化育苗温室大棚都在满负荷生产,一片繁忙景象。预计今春可提供优质种苗8000万株,这不仅为蔬菜市场提供了充足的种苗供应,还带动了周边500余农户,让每户平均增收1.2万元,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智能化育苗大棚内,温湿度调控系统精准运转,水肥一体化设备有序喷洒。 师小淦 摄)
作为山西省第一批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县,天镇县针对育苗企业的实际需求,强化要素保障。组织农技、电力、金融、气象等部门上门送技术,开展“零距离”服务,真正做到了让育苗有“智”更有“质”。
连日来,国网天镇县供电公司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忙碌在东沙河村江林蔬菜育苗基地。他们义务帮助育苗基地检查各类用电设备,并认真宣讲安全用电常识,为育苗基地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林蔬菜育苗基地拥有育苗日光棚20栋,年育苗量达2000万株以上。2024年,该育苗基地新增了全自动育苗播种机、周转车、喷雾机、烟雾机、自走式喷水车等设备,这使得基地对电力可靠性、湿度、气温监测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目前,天镇县各个标准化育苗温室大棚满负荷生产,预计今春可提供优质种苗8000万株。 师小淦 摄)
天镇县电力、气象等部门定期巡检,为企业保驾护航。基地种植户聂艺林感慨地说:“有了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的播种、喷水、施肥、配送一体的现代化工厂育苗更有保障了。”
据介绍,该县各保障部门成立服务队20余支,助力发展育苗企业4家,建设蔬菜育苗基地9万平方米,培育的品种达52种,年育苗量在7000万株左右。同时,还推动发展设施蔬菜规模经营主体57家(企业7家、合作社50家)、农户600多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文章围绕山西天镇县的蔬菜育苗产业展开,介绍了春分时节智能化育苗大棚的景象以及当地抢抓农时推进育苗工作的情况。阐述了育苗主体、创新技术、产业规模和效益,还强调了各部门为育苗企业提供的要素保障,展现了天镇县以育苗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积极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