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西街街道老年人对养老中心的需求展开,详细讲述了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度下,社区嵌入式养老中心项目从提出到最终开工的全过程,体现了该制度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的积极作用。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西街街道,老人们的诉求声声入耳。
一位老人满脸忧虑地对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俊伟说道:“张书记,咱们街道老年人多,可周边没有合适的老年活动中心,我们连个活动娱乐的地方都没有。”
另一位患有慢病的老人也无奈地抱怨:“咱们这也没有一个能给我们这些患慢病的老年人日常康复的地方,身体不舒服都没处调养。”
还有老人皱着眉头说:“孩子不在身边,有个头疼脑热去医院排队实在是麻烦,真希望能有个方便看病的地方。”
更有老人一脸惆怅地表示:“年纪大了,有时候做不动饭了,找不到一个既便宜又符合老年人口味的餐厅,吃饭都成了难题。”
这些年,张俊伟在入户走访时,听到了不少老人发出这样的心声,他们都希望在社区能建一处养老中心,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张俊伟介绍说:“我们街道老旧小区居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过了50%,老人们就盼着能有一处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又能调养身体,还能活动娱乐的地方。”
2019年,新城区作为试点,实行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度。新城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海峰介绍道:“我们遵循‘党委领导、人大决定、政府实施、代表监督、群众参与’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确定群众呼声高和急需改善的民生项目,提请在人代会上由代表票决,通过后由政府实施,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监督测评。”
为此,张俊伟积极行动起来,他联系西街街道人大代表联组代表,通过居民议事会、接待选民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在充分了解大家的需求后,将希望建造一处社区嵌入式养老中心的项目建议提交上去。经过财政等部门的严谨论证和深入研究确定,最终该项目成为10个正式候选项目之一,被提请到人代会上进行票决。
在新城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209名代表郑重地投出自己庄严的一票。最终,票决确定了8个民生实事项目,西街街道的养老中心项目幸运地位列其中。
项目通过后,一系列的前期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包括立项、招投标、前期设计、规划等。新城区人大代表高万清全程参与监督了这些过程,他还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曾经对接过一家做康养养老项目的企业,便将其招商引资了过来,希望能为养老中心项目助力。”
西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冯宏梅也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她表示:“我们还协调了自治区相关单位提供在街道的一处旧办公楼,在他们大力支持帮助下,养老中心项目很快进入了建设实施阶段。”
2024年6月,项目正式开工。家住西街街道西落凤街社区邮电线务小区的李守权老人满脸期待地说:“等这个养老中心建好了,我们再也不用每天到处跑,在这就能吃上热乎饭,就近看病调养,也有活动的地方,能让儿女们安心工作,能省不少心。”
新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冬生表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以来,我们持续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事项,让政府在有限的财力上发挥最大的惠民效益,办成一批体现民意、普惠民生的实事,实现了立足‘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的目标。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思路、方法,持续解决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为民生事业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西街街道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度下,通过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将社区嵌入式养老中心项目从提议变为现实并开工建设的过程。该制度聚焦群众需求,发挥了政府财力的最大惠民效益,体现了立足“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的理念,未来也将持续为解决群众痛点难点问题、推动民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