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年长沙天心区和芙蓉区开展的防汛抗洪应急演练情况,包括演练科目、参与人员、使用的新型技术装备等,还提及了芙蓉区开展的知识技能培训,最后指出2025年长沙防汛形势严峻,各级各部门正积极开展防汛备汛工作。
在此次防汛演练中,对新型技术装备的测试成为一大亮点。
3月26日14时30分,一场紧张而有序的防汛大考在天心区智慧指挥中心和兴马洲正式开考。此次演练模拟了湘江流域遭遇连日暴雨侵袭,水位急剧上涨的紧急场景,旨在全方位检验各级部门在预警发布、应急响应、物资调度、人员转移等关键环节的协调配合能力。
此次演练精心设置了十个科目,内容丰富多样。从预警发布及区级调度,到防汛物资准备及调度;从江堤值守的严谨守护,到夜间管涌处置的争分夺秒;从区人武部民兵驾驶快艇转移疾病突发人员的高效救援,到救护车现场进行医疗救护的专业保障;从兴马洲轮渡大批次人员转移的有序组织,到内涝排渍的全力攻坚;还有水上联合救援的协同作战以及水陆两栖救援车作业演示的科技展示。同时,演练着重对新型技术装备进行应用测试,迪沃及中联的大流量排水抢险车犹如强大的“排水卫士”,能迅速排除积水;海洋王应急移动照明系统在黑暗中提供明亮的“安全之光”;大疆无人机及应急无人机指挥平台则像敏锐的“空中侦察兵”,实时掌握现场情况。
天心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共有200余人参与演练。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完善了防汛抗旱指挥体系,确保信息传递在各个环节都畅通无阻,优化了物资储备与调配机制,保证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同时,也为专业救援队伍提供了实战锻炼的机会,提升了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此外,还增强了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了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这次演练成功验证了“科技装备常态化使用、应急处置专业化攻坚、全民防灾社会化共治”三位一体模式,为城区防汛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天心方案”。
以“演”促练,以“练”筑防。在长沙,不仅仅是天心区积极行动起来,其他各地也纷纷响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汛演练。
3月25日上午,芙蓉区在舟桥广场举行了2025年防汛演练。现场可谓是“装备云集”,无人机、机器狗、冲锋舟、橡皮艇、水陆两栖救援车等先进设备纷纷亮相。此次演练共出动了湘湖、荷花园、火星、马王堆、东屯渡、马坡岭、东岸以及东湖街道等八个涉水街道社区工作人员160余人,民兵应急分队、芙蓉蓝天救援队、医疗救护队、抢险专家队等专业人员80余人,还出动了无人机等装备13台。演练涵盖了堤防管涌险情处置、防洪挡板安设、冲锋舟孤岛救援、水上落水群众综合救援等四个科目。芙蓉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演练有效提升了各抢险队伍的抢险救援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协同作战能力,为汛期快速有效处置险情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防汛演练,当日芙蓉区还开展了2025年知识技能培训。培训重点围绕巡堤查险、管涌险情处置等知识展开,通过现场培训,让一线防汛工作人员更加熟悉堤防巡查要点和防汛应急抢险原理。
据气象部门预测,2025年气候年景偏差,长沙的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长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可能出现两个雨水集中期。日前从长沙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长沙市各级各部门高度戒备,正积极开展防汛备汛工作。针对即将来临的汛期,长沙市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要求,要进一步组织培训演练,分级分类开展防汛工作培训,全覆盖组织防灾避险应急演练,确保灾害发生时“方向对、跑得快、避得稳”。
2025年长沙天心区和芙蓉区开展的防汛演练情况,天心区演练科目丰富且注重新型技术装备测试,验证了三位一体模式;芙蓉区演练出动多支队伍和先进装备,还开展了知识技能培训。同时指出2025年长沙防汛形势严峻,各级各部门正积极备汛,强调通过培训演练提升应对灾害的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