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上海节水产业发展,详细介绍了上海为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采取的深化区域协同、打造创新引擎、健全遴选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激发市场活力等一系列举措,展现了上海节水产业的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
水,作为生命之源,同时也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一直以来都将节水工作置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地位。近年来,上海市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如深化区域协同、打造创新引擎、健全遴选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以及激发市场活力等,为全国节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了“上海样板”。
一、深化区域协同,成立长三角节水产业联盟
上海市举办了首届长三角节水产业与技术创新发展峰会,此次峰会意义非凡,成功集聚了沪苏浙皖四地的32家节水产业龙头企业、高校、水司、设计院以及用水单位。在峰会的推动下,长三角节水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致力于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节水产业集群,有力地促进了长三角地区节水产业市场的深度发展与广泛合作。
二、打造创新引擎,建设节水技术创新中心
上海依托本市的节水龙头企业和研究机构,精心组建了“城镇智慧节水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围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智慧节水管理系统研究、节水设备与材料研发等多个关键方向开展了深入研究。通过集中力量,中心成功攻克了一批城镇节水领域的关键难题,并且打造了城镇节水领域的技术产品推广示范路径,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三、健全遴选机制,培育优质节水技术产品
上海建立了一套“申报 – 测试 – 评审 – 推广”四位一体的节水产品遴选体系。在这一体系的推动下,上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有17项技术纳入水利部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5项节水产品纳入国家水效领跑者产品名单,26项节水技术和28项节水产品入选《上海市节水技术推广目录》。这些成果为用水单位选用节水技术产品提供了丰富且可靠的参考。
四、创新服务模式,推广合同节水管理
上海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合同节水 智慧节水”的创新模式。这一模式积极推进智慧用水管理系统、非常规水源利用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节水工作的社会化进程。截至目前,上海共计开展了283个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年节水量约达324万立方米。其中,“智慧节水”项目有169个,年节水量约为194万立方米。
五、激发市场活力,出台财政金融扶持政策
为了充分激发节水市场的活力,上海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节水惠”贷款业务的通知》《上海市节水减排项目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财政金融扶持政策。通过这些政策,上海发放了节水惠金融贷款1.16亿元,财政奖补资金2621万元。这些政策工具有效地补充了市场机制的不足,充分调动了节水市场的积极性,推动了节水产业的长期利好发展。
通过系统化地推进节水产业发展,上海已经成功培育出了覆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智能服务全产业链的节水产业生态。展望未来,上海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动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节水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高地,为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全新的动能。
本文详细介绍了上海在节水产业发展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区域协同、技术创新、产品遴选、服务模式创新和政策扶持等。这些举措使得上海培育出全产业链的节水产业生态,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上海样板”。未来,上海将持续发力,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