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25年投入29.2亿,十件民生实事温暖百姓生活,江西2025民生“大礼包”:从就业到健康,全方位关怀

2025年江西省在南昌召开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预计增加投入29.2亿元落实相关实事,涉及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关爱“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升级以及教育交通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江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的努力。

人民网南昌3月27日电(记者罗娜)3月27日,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于南昌盛大召开。记者从此次发布会上了解到,江西省在今年预计将增加投入29.2亿元,用于落实十件民生实事。这些实事不仅延续实施了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困难群众救助、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还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如肺癌筛查、食品安全检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交通保障、“口袋体育公园”建设等。

长期以来,江西省始终把推动就业创业放在民生实事的首要位置。今年,在持续巩固创业担保贷款带动就业创业良好成效的基础上,更是制定了差异化的帮扶政策。具体而言,对于5000名毕业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省内基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的情况,每人每月将给予1000元的岗位补贴;而对于2000名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到乡镇、街道临时摊点经营场所进行低成本创业,并且稳定经营6个月的,每人将予以不超过5000元的一次性设备补贴。

社会保障就如同民生保障的“安全网”。今年,江西会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的月人均保障标准和财政补差水平,同时提高城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以及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值得一提的是,有两类群体的保障政策实施了扩面提标。其一,对于18岁前已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年满18周岁后仍在就读的人员,将继续按标准给予基本生活补贴;其二,对于0 – 6岁(不满7周岁)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训练不设年限进行全程救助,并且救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5万元提高到2万元。

在关爱“一老一小”方面,今年江西会继续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城市居家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为有需求的特殊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与此同时,通过新建、改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为更多家庭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托育服务。此外,还鼓励各地采取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等方式,降低群众托育服务费用。

为了引导健康服务升级,江西将从三个方面“发力”。首先,会对50 – 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通过早诊早治,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其次,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活动,向社会公开征集需要重点抽检食品的区域和品类,重点抓好校园学生餐、老年食堂餐等监管;最后,因地制宜建设“口袋体育公园”,配备篮球场、非标准足球场、乒乓球台、智慧健身器材等,满足群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

去年,江西推进了“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试点工作,全省共配套了30万套课桌椅,许多学生的午休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今年将继续实施该试点工作,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统筹配备。另外,考虑到农村地区学生面临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往返安全等问题,江西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通过开通道路客运班线、城市公交延伸线路等形式改善学生上学交通条件,减轻家长接送负担和经济负担。

本文围绕2025年江西省十件民生实事展开,涵盖了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一老一小”关爱、健康服务升级和教育交通等多个重要领域。通过增加投入和实施一系列政策举措,体现了江西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致力于全方位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950.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