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国际奥委会第144次全会在希腊举行展开,介绍了此次全会将选举产生第十任主席这一重要事件,阐述了选举规则、七位候选人的竞选纲领等内容,还提及了全会的举办地点等信息。
希腊,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圣地,承载着两千多年的体育传奇。早在两千多年前,勇敢的古希腊人就以竞技之名,举办了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在激烈的赛事中缔造了和平的愿景。时光流转至1896年,现代奥运会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诞生,开启了体育史上的新纪元。如今,希腊即将再次见证历史的重要时刻。
3月19日至21日,国际奥委会(IOC)第144次全会将在希腊西南部的纳瓦里诺海岸度假村内盛大举行。此次全会备受瞩目,因为它将选举产生国际奥委会第十任主席。
早在去年12月,七位候选人就公布了各自精心筹备的竞选纲领。今年1月,他们在洛桑依次向全体委员作闭门陈述,这是在投票前唯一一次能够当众阐释个人竞选主张的宝贵机会。而在本次全会期间,他们将不再进行其他形式的陈述。今年2月的哈尔滨亚冬会,这七位候选人悉数到场,紧紧抓住竞选前为数不多的公开场合,积极开展公关活动,为自己的竞选之路增添助力。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主席人选将由100多名国际奥委会委员投票决定。这些掌握着关键投票权的委员构成十分多元,其中既有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掌门人、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负责人、明星运动员等体育界的核心人物,也不乏王室成员、商界巨头与社会名流。三天后,他们的这一重要选择将深刻影响世界体育的未来走向。
选举规则:逐轮淘汰定胜负
依照本次主席选举规程,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常规轮次中不参与投票。并且,与七位候选人来自同一国家的委员,在该候选人被淘汰前也不能参与投票。
投票采取逐轮淘汰制,具体规则如下:每一轮投票中,如果有人获得半数以上的票数,那么此人便胜出;若无人获得半数以上票数,则得票最少者被淘汰;若出现得票最少者平票的情况,则对平票候选人启动特别投票,从而决出一名被淘汰者。若最后一轮投票中仅剩的两名候选人得票数相同,则将加投一轮,获得多数票的候选人即胜出。若加投轮仍出现票数相等的情况,巴赫将与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协商后,行使其决定性投票权。
3月17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新闻发布会上。 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究竟谁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答案或许隐藏在七位候选人的竞选纲领中——
侯赛因以其独特的亚洲文化基因叠加西方教育背景为支点,希望能够构建起跨文明对话的重要纽带,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育交流与合作。
拉帕尔蒂安虽然在2022年才跻身国际奥委会委员行列,但他展现出了十足的锐意。他积极推动电竞入奥以及法国阿尔卑斯山地区2030年冬奥会的举办,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新的活力。
埃利亚施力推“冬奥固定轮办制 + 非洲/中东/印度奥运拓荒计划”,试图从根本上重构奥林匹克赛事的版图,让更多地区有机会参与到奥运盛会中来。
小萨马兰奇主张在恪守奥运价值底色的前提下,让奥运商业模式更加灵活多样,同时让举办城市的遴选过程更加透明公正,以保障奥运事业的健康发展。
考文垂若当选,将创造历史,成为首位女性主席和首位来自非洲的主席。她明确拒绝“身份标签”的加持,誓言要成为“最出色的候选人”,凭借自身实力引领奥林匹克运动。
科提出的“奥运奖金”政策引发了广泛争议,近期他强调给奥运选手奖金并非“一刀切”,而是要分类施策,以确保运动员的福祉得到切实保障。
渡边守成大胆抛出“五大洲联办奥运”的构想,旨在破解地域壁垒,让奥运真正成为全球共同参与的体育盛宴。
3月18日,本次全会开幕式将在古奥林匹亚举行,之后的全会则将在百公里外的纳瓦里诺海岸度假村进行。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与现代的度假村会场,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隐喻。正如巴赫所言,“团结与互助”是他任下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追求,而希腊的每一块石板,似乎仍在低声诉说着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箴言。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际奥委会第144次全会在希腊举行的相关情况,包括选举新主席这一核心事件、选举规则以及七位候选人的竞选纲领等内容。此次选举不仅关乎国际奥委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将对世界体育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七位候选人各有主张和愿景,谁能最终当选令人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