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受欢迎的情况,通过农机、智能手机、吸尘器等多个产品案例,阐述了中国制造以满足海外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创新能力,借助各类平台提升全球能见度,并与当地产业共生,推动中国品牌价值提升,助力经济发展。
在全球市场的大舞台上,中国制造正以崭新的姿态闪亮登场。它不再遵循“我有什么就卖什么”的传统模式,而是转变为“你需要什么我就造什么”。这种贴合实际应用场景的生产理念,让中国制造更容易赢得海外客户的青睐。
中国品牌一直积极地为全球市场“上新”,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同探索最优的发展路径。在造福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品牌也为自身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国内工厂生产的速度,远比不上非洲客商下单的手速”,这是近日在“浙江农机走进非洲”云展会上,一家高科技农业机械装备企业负责人发出的感慨。如今产品销售异常火爆,企业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去非洲建更多的海外仓”。
那么,中国农机为何能在非洲国家如此受欢迎呢?关键在于对口适用。非洲用户偏好易上手、用途多样、适应性强的农机。中国产的手扶拖拉机,只需配换不同的农机具,就可以进行旋耕、开沟、播种等多种作业,还能为抽水、灌溉、粮食及饲料加工充当动力装置。这种一机多用的特点,既省钱又省事,自然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统计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3年,浙江对非农机出口年均增长20%。
其实,受到海外市场欢迎的不只是农机。近年来,从电热毯、电暖器、智能手机,到凉感面料防晒服、电助力自行车等众多中国制造产品都走俏海外。这一方面得益于产品本身的高品质,另一方面也源于企业大胆尝试,善于结合当地消费者需求主动求变。比如,赤道附近的国家日照强烈,OPPO手机就把LCD屏幕设计调整到高亮,有效解决了用户在户外看不清手机屏幕的痛点。泰国民众习惯在公寓使用不同材质的铺设材料,追觅科技便给吸尘器设计了软绒滚刷照明吸头、二合一毛刷等4种刷头,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清洁体验。这种“你需要什么我就造什么”的中国制造,更能贴合实际应用场景,也就更容易获得海外客户的喜爱。
要满足海外市场需求,创新能力是企业必须练好的内功。一家爱尔兰建筑企业,去年需要两台重载自动导引车,要求“可以联动”“同步举升到3米高度”,然而寻遍欧洲都没有企业接单。专注重载细分领域的天津朗誉机器人公司很快就拿出了方案图,并且产品使用体验良好。如今,复购已经成为朗誉众多海外客户的共同选择。安克创新科技公司靠着技术创新,生产出耐用度是普通线30倍的手机数据线,其充电配件类电子消费品成功进入数千公里外的中东市场。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只有“高出一筹”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依靠自主创新,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中国品牌出海的底气将更加充足。
“产速跟不上手速”,这一现象既体现了制造端的蓬勃发展,也折射出销售端的强劲动力。不久前,浙江义乌的一位女老板,借助DeepSeek制作多种语言的袜子推广视频,轻松玩转跨国生意。同样在这次云展会上,埃及的一位水果种植大户,对浙江德菲洛智能机械制造公司展示的一款水果自动分拣机印象深刻,他表示“苹果像坐上了露天小火车,快速拍CT过检,真的很期待它能进入埃及”。服贸会、广交会等重点展会搭好平台、撮合交易,跨境电商平台打破时间、地域限制,拓宽交流渠道,各种新展会、新平台层出不穷,这些都助力中国制造的全球能见度持续提升。当中国产品经常被看见、时常能体验成为一种常态,销售半径便可无限延伸。
在今天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早已不是单纯的产品较量,而是产业链供应链的比拼。中国品牌想要在海外市场真正立足,就需要想办法和当地产业、环境、人文共生,让“走出去”真正成为“走进去”。海信南非工业园建立12年,不仅为当地创造6000多个就业岗位,还将10余家配套企业纳入产业链,带动它们采用新技术、工艺和设备。寰泰能源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新能源电站,在满足当地居民用电需求的同时,还促进当地电价降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从贸易往来到投资建设,从产品制造到生活服务,中国品牌持续为全球市场“上新”,与各国共同探索最优发展路径,在造福世界中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波兰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回忆,20世纪90年代,中国产的塑料花运到欧洲,分销商推销时只会模糊地说花是从荷兰运来的,以此来表示品质优良。如今,每座仓库都像一个缩小版的义乌市场,中国制造早已司空见惯。这背后,是跨境贸易的蓬勃发展,是中国品牌价值的日益提升。继续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让更多中国品牌愿意、敢于以开放心态、稳健步伐拓展更大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必能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世界经济平稳复苏。
本文围绕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情况展开,指出中国制造通过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创新、借助平台提升能见度以及与当地产业共生等方式,赢得了海外市场的认可,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未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将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