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号门”到峰会闹剧,美欧关系不平等尽显,“信号门”背后:美欧关系裂痕加深,欧洲团结之路漫漫

本文围绕《大西洋》杂志曝出的“信号门”泄密事件展开,深入剖析了美国高官对欧洲的不屑态度,以及这一事件对美欧关系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描述欧洲为支援乌克兰举行的峰会和英国在其中的尴尬地位,展现了欧洲政治的复杂性和在当前局势下欧洲团结面临的挑战。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在国际舆论场上引起轩然大波。《大西洋》杂志曝光的“信号门”泄密事件,让美国一众高官瞬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些高官中,包括美国副总统万斯、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华尔兹、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等,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而当欧洲人看到这些美国高官在信号(Signal)APP群聊里的真实言论时,心中恐怕满是寒意。

从“信号门”到峰会闹剧,美欧关系不平等尽显,“信号门”背后:美欧关系裂痕加深,欧洲团结之路漫漫

从曝光的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的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出,以万斯和赫格塞思为代表的美国高官们,对欧洲持有一种极度不屑的态度。万斯在群聊中毫不掩饰地表示“实在是受够了总是帮欧洲擦屁股”,而赫格塞思则毫不犹豫地表示认同,甚至称欧洲人是一群“可悲”的、“占美国便宜”的人。这样的言论,无疑是对欧洲的一种公然轻视。

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一系列举动更是让美欧关系雪上加霜。他先是绕过欧洲盟友,单独与乌克兰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沟通,在经贸领域也毫不留情地挥舞关税大棒。3月中旬,特朗普政府威胁对欧洲酒类产品加征200%的关税,26日又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这一举措的首要打击目标包括日本、韩国以及德国,法国也受到了牵连。

“信号门”所曝光的聊天内容,彻底掐断了欧洲人对特朗普政府仅存的一点幻想。在私密场合中,美国高官们毫不掩饰地表达对欧洲的负面评价,这充分说明这届美国政府对欧洲的观感糟糕透顶。

然而,尽管欧洲对特朗普政府深感失望,但在欧洲人的观念里,美国在中长期内仍将是他们的盟友。即便是强硬如法国,也不敢轻易完全抛弃美国。所以,欧洲人真正断了念想的是特朗普政府,而非整个美国。

3月27日在巴黎举行的支援乌克兰峰会,便是欧洲人这种左右为难态度的生动体现。

在美国不参加的峰会上感谢美国

此次峰会的召开,源于美国政府在俄乌问题上的突然转向。在拜登政府时期,美欧合作较为顺畅,即便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两年多,也未到需要专门紧急开会的地步,既有如G7、慕尼黑安全会议等峰会框架足以应对。

但特朗普在2月份突然宣布将与俄罗斯就乌克兰问题展开和谈,既未事先通知欧洲,也未邀请欧洲参与。这使得欧洲在法国的带领下,于2月17日匆忙组织了第一次支援乌克兰的和平会议,旨在统一其他西方国家的口径,让欧洲在乌克兰和平问题上拥有发言权。

2月28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办公室公开“教训”泽连斯基,这一行为让欧洲各国大为震惊。于是,英国在3月2日又召开了一次支持乌克兰的领导人峰会,由此形成了法国和英国主导的对乌支援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并未参加这三次峰会,因此这三次峰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反特朗普的属性,是为了应对美国的“暴走”而举办的。然而,在会后的记者会上,东道主法国总统马克龙做的第一件事却是感谢特朗普对俄乌和平作出的贡献。

马克龙表示:“(俄乌冲突)现在已经显而易见地到了关键时刻。谈判已经开始,我对此表示欢迎。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对特朗普总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表示感谢。”特朗普无视乌克兰的意见、抛开欧洲独自开启与俄罗斯的和谈,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打了乌克兰和欧洲盟友的脸,但马克龙却要在记者发布会上表达感谢,这充分体现了法国乃至欧洲对美国的持续依赖。

在3月25日法国总统府就峰会提前举行的吹风会上,法国官员多次强调法国的行动对美国是完全透明的。该官员称“我们希望全面停火,这正符合特朗普总统此前表达出的意愿”,还表示白宫已对法国政府表示周四的峰会是“有益的”。由此可见,获得来自华盛顿的肯定,对欧洲来说仍然至关重要,这也凸显了美欧关系的不平等性。

由于欧洲长期以来对美国过度依赖,尽管特朗普政府的种种行为让欧洲人倍感羞辱,不断有新的“爆款”事件让欧洲人震惊,但欧洲依旧无法脱离美国。美国的决策直接影响着欧洲的外交环境,一旦美国定下基调,欧洲即便有诸多不满,也只能调整自身外交策略,以在新的局势下争取最大利益,甚至还要对美国表示感谢。

英国的尴尬地位

在当前欧洲的复杂局势下,地位最为尴尬的当属已经脱欧的英国。如今,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逐渐形成了一个排除美国的新框架,而法国和英国是这个新框架的核心。

不仅峰会轮流在巴黎和伦敦举行,欧洲在未来乌克兰安全保障方面的设想也离不开英国和法国的参与。马克龙在27日的记者会上提出倡议,希望组建一支以英法士兵为主,其他欧洲国家军队为辅的特殊国际部队,在停火后驻守乌克兰各个战略要地,为乌克兰军队和驻守在停火线上的军队提供支持。英国首相斯塔默更是最早提出愿意在停火后向乌克兰派遣部队的西方主要领袖。

然而,已经脱欧的英国却难以享受到欧盟大规模扩张国防预算带来的红利。此前,欧盟宣布将在2030年前投资8000亿欧元全面复兴国防工业,并于3月19日公布了实施细则。细则规定,该投资原则上仅用于欧盟境内的国防工业建设和武器装备采购,将英国和美国等域外国家排除在外。

细则同时表示,如果域外国家与欧盟签署国防合作协议,可酌情获得豁免。许多域外西方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都纷纷表达了与欧盟签署协议的意愿,希望分得一杯羹。英国自然也有此想法,但问题随之而来。

英国脱欧后,与欧盟仍在诸多问题上进行谈判,其中渔业划分问题尤为关键。英国的经济水域与欧盟的经济水域几乎四面接壤,欧盟渔民能否进入英国水域捕鱼以及如何划分水域,是脱欧后英欧之间的难题,至今仍未解决。

瑞典的欧洲事务部长杰西卡·罗森克兰茨在25日接受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专访时表示,如果英国不在渔业问题上作出让步,欧盟很难批准与英国的防务合作协议。而有可靠消息称,在欧盟内部坚决要求英国在渔业问题上让步的正是法国,那个在公开场合与英国携手表示共同保卫乌克兰的国家。

这充分体现了政治的现实性,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保卫乌克兰固然重要,但本国渔民的利益同样不可忽视。欧洲政治因国家众多、利益考量复杂而充满变数。尽管在俄乌冲突和美国“下线”等外部压力下,欧洲比以往更加团结,但在快速变化的世界局势中,欧洲能否求同存异、保障自身利益,仍有待观察。

本文通过“信号门”事件揭示了美国高官对欧洲的不屑态度,以及特朗普政府一系列举措对美欧关系造成的冲击。欧洲在对特朗普政府失望的同时,又难以脱离美国,这凸显了美欧关系的不平等。而英国脱欧后在欧洲的尴尬地位,以及欧洲各国在利益考量上的复杂情况,都表明欧洲在当前局势下实现团结并保障自身利益面临着诸多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164.html

(0)
东京迎荷东京迎荷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