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美国外交政策走向及其对亚太合作影响”分论坛,围绕美国频繁加征关税这一热点话题展开。众多专家和前政要齐聚一堂,深入探讨美国加税政策的缺陷以及亚太国家应如何积极应对,展现了国际社会对美国政策的关注和亚太地区寻求合作发展的决心。
中新社博鳌3月28日消息,在全球经济格局风云变幻的当下,美国频繁加征关税的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一场关于“美国外交政策走向及其对亚太合作影响”的分论坛拉开帷幕,多国人士齐聚于此,共同探寻亚太地区在这一复杂局势下的应对之道。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在3月27日的分论坛上直言:“(加征)关税不会解决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在当日这场备受瞩目的分论坛上,与会嘉宾们围绕美国加征关税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且热烈的交流。
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美国外交政策走向及其对亚太合作影响”分论坛在美丽的海南博鳌盛大举办。
美政策遭多方质疑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这一举措无疑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萨克斯敏锐地指出了特朗普政府政策逻辑存在的严重缺陷。他认为,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对富豪减税来刺激经济,又指望用关税收入弥补财政缺口,这种政策组合犹如空中楼阁,难以真正奏效。最终,深受其害的还是美国的普通民众,他们将面临物价上涨、就业机会减少等诸多问题。
美国前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也对特朗普政府的行为进行了批判,他称特朗普政府一系列加征关税的举措是“战术性行为”。当前,美国政府将全球治理体系视为威胁,认为这会妨碍美国的发展,这种狭隘的观点显然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中国前驻美大使周文重在论坛上义正言辞地呼吁美方停止“损人不利己”的贸易战、关税战。他深刻地指出,美国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自身产业空心化及经济金融化造成的,特朗普政府不应一味地“甩锅”,而应从自身寻找解决方案。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本月25日预计,美国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从今年的接近100%升高到2035年的130%左右。这一数据无疑给美国的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人们对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合理性产生了更多的质疑。
亚洲各国积极应对
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以高瞻远瞩的视角指出,在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怎么解决好社会公平、保持文化特性、维护自然环境、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这些“才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这提醒着亚洲各国要将目光放长远,不仅仅局限于应对美国加税带来的短期影响。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研究员马凯硕提醒道,当前正处于人类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今天的世界是多文化的、多极的、多边的。虽然亚洲内部存在一定挑战,但“亚洲人必须找到办法应对这些困难”。亚洲各国应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外部压力和内部挑战。
英国《经济学人》国际执行主编帕特里克·福利斯呼吁亚洲内部要避免贸易战,且从长期看,亚洲国家需要签署更多自由贸易协定。这将有助于促进亚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增强亚洲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崔天凯进一步强调,亚太地区要坚持此前的成功经验:相互尊重、强调共同利益、用和平方式解决可能的分歧等。不管其他国家如何调整政策,亚太地区国家要守住初心,保持传统,发扬优势。只有这样,不管世界发生什么变化,亚太地区才能拥有光明的前景。
本文围绕美国频繁加征关税这一事件,展现了多方对美国政策的质疑,揭示了其政策逻辑的缺陷以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亚洲各国积极思考应对策略,强调团结协作、坚持成功经验,以应对外部挑战和内部问题,共同为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努力。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亚太地区有望通过合作与坚持,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