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代销监管升级,老年人理财有望更安心 银行代销新规:严监管为投资者撑起保护伞

本文聚焦银行代销业务,指出以往银行代销存在信息不对称、误导销售等问题,老年人常成为受害群体。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对银行代销业务实施严监管,包括保护投资者权益和对资管机构及产品提出更严格要求等方面,新规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行。

银行代销监管升级,老年人理财有望更安心 银行代销新规:严监管为投资者撑起保护伞

当我们走进银行,可供选择办理的业务丰富多样,涵盖了存款、理财、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服务。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在银行购买产品,往往是看重了银行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其背后的信誉背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银行买到的产品,并非都由银行自己发行,其中还有一部分是银行作为销售渠道代销的产品。尽管监管部门一直有“不得将代销产品及自身发行的产品混乱销售”的明确要求,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个别销售人员有意误导,代销产品引发的风波事件屡见不鲜。

在这些事件中,老年人成为了最大的受害群体。诸如“七旬老人存200万元,存款却变成了保险”“55岁老人称存10万元养老钱变保险”等新闻,时常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就在上个月,新京报还曝光了武汉某银行网点的违规行为,该网点违规引入保险公司销售人员,让他们冒充银行职工向储户推销保险。这些销售人员为了达成销售业绩,故意夸大保险收益,隐瞒不良条款,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此前,我们曾探讨过如何分辨银行自营产品和代销产品,以规避投资风险,具体方法可参考《几个方法,轻松查询你的银行理财产品是何来路?》。

近期有一则利好消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这意味着,以后银行代销的理财、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都将按照这一规则进行规范管理。更为严格的监管风暴,终于吹向了银行代销业务领域。

一方面,银行在代销业务中不再仅仅是简单的销售渠道,更要承担起“把关人”的重要职责,全方位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银行开展代销业务时,应坚持“了解产品”“了解客户”的原则,加强适当性管理。要充分向客户揭示代销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向客户销售的产品风险等级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在对产品进行评级时,银行需要独立、审慎地对代销的资产管理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如果产品风险评级结果与合作机构不一致,应按照孰高原则采用评级结果,以保障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产品的真实风险水平。

对于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新规也做出了明确限制。对同一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单日不超过两次,年度累计不超过8次。这一规定彻底限制了客户通过反复修改风险评估结果来购买更高风险等级产品的行为,从而有效保护了投资者的权益。

此外,在合作机构准入、代销产品准入、宣传、销售等各个环节,新规都设置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审查要求。从源头上全链条预防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发生。

新规还禁止产品按业绩排序,禁止宣传预期收益。这意味着销售人员以后只能重点介绍产品投向,并且不得有非本行人员在营业网点从事产品宣传推介、销售等活动。

同时,银行需要建立内部追责制度。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相关负责人和销售人员,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分,同时追究上级管理部门的责任。

除了全方位保护投资者以外,另一方面,新规对资管机构和资管产品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商业银行在对资产管理机构进行准入审查时,应当全面审查其信用状况、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信息披露情况等方面。

在对资管产品进行准入审查时,如果产品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未上市企业股权、私募投资基金,或者聘请私募基金管理人担任投资顾问,商业银行需要多部门进行综合评估,并且获得高级管理层批准。

这一规定属于“渐进式”去通道化举措。以往商业银行只能代销有金融牌照机构发行的产品,私募基金由于没有牌照,只能“借道”券商、信托等持牌金融机构。而新规实施后,相关产品在代销时需要经过更高管理层的批准。

如果是理财子公司的资管产品通过母行渠道代销,报批流程相对简单;但如果是非母行的代销渠道,可能会面临较大困难。

结合商业银行内部追责制度来看,以后底层资产投向非标债券、未上市公司股权、私募基金这三类资产的产品,进入银行代销渠道将变得更加困难,这也减少了不合规产品进入代销渠道的可能性。

反过来说,这也表明在监管部门眼中,这些资产本身的风险相对更大。

非标暴雷、私募跑路等事件并不少见,事后往往存在商业银行和合作机构之间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未上市公司股权的投资风险也很高,不仅流动性差,退出渠道有限,还面临企业经营风险,整体风险不容小觑。

如果以后代销的商业银行能够重点审核,银行理财产品的爆雷风险也将随之降低。

新规从今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存量代销产品,也将实现平稳过渡,逐步完成存量化解。

总的来看,今后银行不能只注重产品销售,而忽视销售后果。否则,风险一旦爆发,仍可能蔓延到银行体系。或许以后我们就不用那么担心家里的老人走进银行,却买了自己根本不理解的产品。

不过,银行代销业务中的各种乱象由来已久,各大银行因不合规被监管处罚似乎已经成为常态。要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能真正的解决方案,不在于制定多少规定,而在于当从业人员不再被业绩裹挟时,各种规定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否则,再严密的监管网络也可能存在疏漏。

本文围绕银行代销业务展开,先指出银行代销存在的问题及老年人易受侵害的现状,接着介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新规,包括对银行保护投资者权益和对资管机构及产品的严格要求,新规实施有望降低银行理财产品爆雷风险,但要彻底解决行业乱象,关键在于从业人员摆脱业绩束缚,让规定真正落地。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219.html

(0)
宫古千凡宫古千凡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