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展现了博鳌镇在文旅方面的蓬勃发展。从参会嘉宾会后的游览,到骑行爱好者的体验,再到博物馆的文化展览以及周边乡村旅游的兴起,全方位呈现了博鳌的魅力与活力。
博鳌外“游”
3月26日傍晚时分,琼海博鳌滨海风情一条街热闹非凡。来自北京的游客高广航满怀期待地接连推开几家咖啡店的大门,然而,得到的回应都是“您好,靠窗的位置已经没有了哦”“我们的包厢都被订满了”,他不禁有些失落,只能和朋友打趣道:“是我低估了博鳌的人气。”
瞧,市民游客们正惬意地在博鳌海滨休闲观光。(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其实,几个小时前,高广航的身份还是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的一位参会嘉宾。他透露:“每次来参会,我都会趁机到四周转转。”而且他敏锐地发现,每年来到博鳌小镇,这里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就拿我常去的‘海的故事’来说吧,今年新增了一间‘日出咖啡’饮品店。”
“海的故事”可是博鳌的一个标志性地方,它是一家由渔民老船改装而成的主题餐酒吧。在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期间,它正式营业,迎来的第一批客人就是参会的嘉宾和记者。“海的故事”创始人蒋翔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这里将是另外一番模样。”
从“海的故事”由一家小小的店铺蝶变为博鳌知名的文旅项目,到老房子咖啡屋、博鳌书屋等网红打卡点在街道两旁一字排开,再到风筝冲浪、单板冲浪、动力滑翔伞等水上项目的陆续推出……凭借着毗邻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的独特区位优势,这几年,博鳌湾畔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原本的“参会嘉宾”变成了“游客”。
看,参加年会的嘉宾们正在博鳌免税店认真地参观选购呢。(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与此同时,有几名骑行爱好者在博鳌湾短暂歇息之后,顺着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往北,朝着潭门镇的方向驶去。今年26岁的骑行爱好者黄刘建来自广西,他原本计划花一周时间骑行环游全岛。“听说琼海的杂粮小吃很不错,刚刚还特地到镇上去吃了芒果肠粉,味道真的很不错。”他兴奋地说,“但沿途风景太美了,我们一路走走停停,骑行计划都一改再改。”
黄刘建的下一个目的地是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这可是一家坐落在博鳌镇与潭门镇接壤处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当来自中外的嘉宾在几公里外的论坛会场内热烈地碰撞观点时,同一时间,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外文化交融互鉴的“巡展对话”正在南海博物馆上演。
由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和意大利普利亚大区政府联合主办的“走进两海交汇的文明——意大利普利亚考古文物展”于3月20日盛大开展,来自亚平宁半岛的214件普利亚文物与南海出水文物共同展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3月27日9时许,博物馆开馆仅十几分钟,游客就已经鱼贯而入。
敞开大门,收获的是无限机遇。2024年,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进馆观众超百万人次。“不少游客在博物馆参观完,都会顺便来‘牛奶海’转一转。”在距离博物馆约10分钟车程的孟菜园村村口,75岁的陈阿婆和老伴热情地向游客兜售着椰子、椰子糕,“这几天游客多,我们的椰子糕每天都能卖光。”
吃上“旅游饭”的,可不只是孟菜园村。留客村、南强村、大路坡村、排港村……这些原本普通的村落,从服务论坛年会的“田园会客厅”,发展到如今越来越多村民开民宿、办农家乐。在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周边,越来越多“小而美”的村落火出了圈,成长为兼具乡土风和国际范的乡村旅游“新星”。
“昨天村里刚接待了一批参加论坛年会的媒体团。”在排港村,和美乡村中英文志愿讲解员雷燕瑞化身导游,为中外游客一遍遍讲述着这个千年古渔村的新故事。不远处的休闲渔业基地里,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认真清洗海钓艇,同样正准备着迎接下一拨游客。
本文通过讲述参会嘉宾高广航会后在博鳌的游览、骑行爱好者黄刘建的骑行经历、南海博物馆的文化展览以及博鳌周边村落的旅游发展,全面展现了博鳌在文旅方面的多元发展和强大吸引力。博鳌不仅有丰富的文旅消费场景,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周边乡村也在旅游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