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曲良锁与多学科团队,成功救治一名因高处坠落导致严重颅脑损伤的6个月大婴儿的故事。详细介绍了患儿的病情、手术的惊险过程以及术后的治疗情况,最后还给出了婴幼儿坠落伤后的急救建议。
在医学的征程中,每一次面对重症患儿,都是一场与死神的较量。对于一个仅有6个月大、体重不过7.5公斤的婴儿来说,全身血容量仅仅600ml。然而,此刻他却面临着100余毫升颅内血肿的严重威胁,脑组织更是塌陷严重,这无疑是一场灾难性的挑战。
近日,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曲良锁携手多学科团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极限救援”。这场救援历经3小时的惊险开颅手术,以及9天的重症监护攻坚。令人欣喜的是,一度瘫痪的患儿终于抬起了手臂,这一奇迹刷新了医院在婴幼儿颅脑损伤救治上的记录。
百毫升血肿压颅,6月龄患儿命悬一线
3月22日傍晚时分,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迎来了一名从外院紧急转入的特殊小患者——6个月大的婴儿。这个可怜的孩子因高处坠落,导致头部等多处受到严重外伤。当他被送到医院时,已经陷入了深度昏迷状态,呼吸不仅微弱,而且还极不规则。
此时,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曲良锁正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接到通知后,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转身返回医院。在对患儿进行详细检查后发现,患儿颅脑右后方存在一个巨大的头皮血肿,颅内血肿量更是超过了100毫升,颅内压急剧升高。曲良锁医生感慨道:“这也是我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30多年以来,首次在婴幼儿颅脑损伤中见过的最大的出血量。”患儿体重仅7.5公斤,全身血容量约600毫升,如此大范围的出血已经导致脑干等重要结构被挤压变形,情况十分危急,手术刻不容缓。
曲良锁医生回忆说:“当时我最担心的就是如何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保证手术能够顺利结束。”
曲良锁主刀“拆弹”,多学科联动护航
作为主刀医生,曲良锁迅速冷静下来,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当晚,医院紧急启动“绿色通道”,急诊科、手术麻醉科、输血科、儿童重症科等多学科团队紧密配合,全力为这场手术保驾护航。
开颅之后,情况比预想的更加严峻。曲良锁医生发现,患儿颅骨人字缝开裂,并且裂缝还延向前方顶骨,骨折线处渗出血明显。清除出来的液固态暗红色血肿约100余ml,血肿最厚处约4.5cm,脑组织受压塌陷明显,硬膜血管多处也在渗出血……
曲良锁医生介绍说:“患儿血管纤细,全身血容量有限,对出血的耐受性差。在手术中,不仅仅要保持输液管路通畅、控制好血压,对液体出入量也要严格控制。术中见脑组织已经被挤压得颜色苍白,对婴幼儿的手术术中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二次损伤。”整个手术过程可谓极度精细,每一个操作都关乎着患儿的生死。最终,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顺利结束,患儿被转入儿童重症监护室继续抢救。
九日“脑复苏”拉锯战,瘫肢抬臂现奇迹
手术后,患儿面临着一系列的并发症。曲良锁与PICU团队制定了“目标温度管理”方案,精准控制患儿的体温,以此来减少耗氧量、降低脑代谢需求。同时,联合脱水、抗癫痫及脑保护治疗,让患儿能够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动态CT监测显示,脑水肿没有进一步扩散。
在治疗的第9天,终于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患儿左侧肢体从肌力0级的完全瘫痪恢复至2 – 3级,能够轻微自主活动,CT影像中脑水肿也明显消退。曲良锁医生强调:“婴幼儿脑组织代偿及恢复能力超乎预期,但每一步治疗都需如履薄冰。”目前,患儿仍在接受治疗,肢体功能也在持续改善。
曲良锁医生还提醒广大家长,婴幼儿头面部占体重比例较大,颅骨薄、脑组织娇嫩,即便低处坠落也可能导致严重颅脑损伤。其中,坠落伤是最常见的情况。受伤后,家长应密切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头痛头晕、神志意识改变、恶心呕吐、抽搐等不适症状。当患儿呕吐时,要立即将其侧卧,及时清理口鼻防止误吸,妥善固定头颈部防止二次损伤,记录跌落细节,并立即送往具备小儿神外专科的医院,避免延误救治的“黄金时间”。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名6个月大严重颅脑损伤婴儿的事件。医生曲良锁带领多学科团队历经3小时开颅手术和9天重症监护,让一度瘫痪的患儿有了明显好转。同时,文章还给出了婴幼儿坠落伤后的急救建议,提醒家长重视此类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