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香港影视行业的现状,深入探讨了在行业“冰河时期”下,从一线到非一线演员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展现了演员们在艰难环境中坚守与探索的过程。
电影,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能够清晰地折射出当下社会的种种现象。如今,香港电影行业似乎正处于一个寒冷的“冰河时期”。
【时光聚焦】第4期
“有人改行送外卖,有人开Uber,连灯光师都去卖保险了!”
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特邀执委田启文用这样的话语来形容当下香港电影行业的艰难处境。今年,香港电影开机数量少得可怜,甚至不够10部。前线的电影工作者们为了生计,不得不集体转行。
《爸爸》监制钱小蕙透露,就连超一线艺人也在为行业困境做出牺牲。刘青云主动减少片酬,古天乐更是自曝带头降低报价,他表示减片酬是必然的,因为当下缺乏投资,即便愿意降低价格,也未必能有戏可拍。
截至发稿,2025年香港影市票房暂报2785.1万美元。与去年相比,今年香港电影产量预计将进一步下滑。按照田启文的说法,上半年香港电影开机数量不足10部,整个行业显得格外冷清。这种冷清在今年的香港影视展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以往,各大电影公司都会趁着这个一年一度的业界盛事,在展会上摆摊宣传。然而今年,古天乐的天下一电影、黄百鸣的东方影业、寰宇电影以及橙天嘉禾等公司,或许是因为成本缩减而选择了缺席,这足以说明行业环境已经愈发惨淡。
超一线艺人自降身价的同时,非一线艺人已在新的领域另谋出路。
曾获得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提名的沈震轩较早前被网友“捕获”在开网约车。他曾参演过《使徒行者》《潜行狙击》等知名港剧,还有待映作品《怒火漫延》。不过,沈震轩在这些作品中的戏份并不多,近年来幕前工作量相对减少。
沈震轩回应开网约车(网络截图)
作为香港电视业的龙头之一,TVB今年也没有在香港影视展上露面。与此同时,一批港剧演员也被发现默默转行。梁珈咏在商场摆摊卖小饰物、戴耀明在茶餐厅当服务员、麦长青几乎变成了短视频博主、李忠希转型成为正骨按摩师。他们大多是港剧中的“绿叶”,参演过上百部作品,多数饰演配角。除去少数因职业规划而退圈的,其余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戏约减少的影响。
拍港剧向来薪酬微薄,非一线演员过去就有因生计而兼职的情况。如今,影视寒冬导致演出机会锐减,这无疑加重了演员兼职或转行的压力。许多影视从业者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另谋出路。这种变化对他们的生活和事业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且作为公众人物,演员可能还要承受来自外界的审视。
戴耀明在餐厅打工(受访者供图)
戴耀明称自己和茶餐厅老板是很好的朋友,此前经常在餐厅帮忙招呼客人。在他看来,演员这份工作并不稳定,他希望能够学习其他技能或开辟副业来保障生活。比如,开一间茶餐厅。但开茶餐厅并非易事,需要对各个岗位都非常熟悉,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 “朋友也叫我尽量学好每一个岗位,所以当时刚好有这个机会,我就真的去茶餐厅帮忙了。”
年逾五十的戴耀明加入演艺圈超过三十年,参演过《金枝欲孽》《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使徒行者3》等数十部作品,大大小小的角色演了上百个。回想起大约十年前,他一年能演十几部剧,经常是从一个剧组接着一个剧组地忙碌,忙得不可开交。然而如今,他虽然仍与TVB签了非经理人合约,但可能一年只能接演两三部剧。
戴耀明在餐厅打工(受访者供图)
放眼香港演艺圈,像戴耀明这样默默耕耘副业的演员还有很多。尤其是近两年北上消费风潮兴起,香港实体经济下滑,大家选择副业时更倾向于节约成本甚至零成本的类型。因此,有人去当洗碗工、有人开网约车、有人摆摊卖食物……只是很多人没有被镜头推到大众眼前。
在我们的采访中,多位香港艺人表示,身边很多演员朋友都有兼职,而且这种兼职是长期的、稳定的,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曾出演《新闻女王》《法证先锋6》等港剧的 “90后”演员林正峰,至今已经有8年的兼职经历。 除了演员,他另外两重身份分别是:社工和补习老师。从香港大学社工系毕业后,林正峰一直是个“斜杠青年”。有时候上午拍戏,下午就去做社工或者帮人补习,或者早上去做社工,下午和晚上去拍戏。
林正峰当兼职社工(受访者供图)
寒冬中打好演员这份工
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所以他们不是转行,是一个人做两三份不同的工作而已”。
谈及演员纷纷跨界新的赛道,资深经纪人霍汶希对时光网分享道,现在影视项目越来越少,演员们的工作量可能不多,甚至连面试机会都变少了。演员需要面临很多挑战,在等待机会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抗压能力不同,有些人会渐渐失去信心。考虑到生活压力,她完全理解部分演员选择去其他领域尝试。但她也认为,一个好的演员必须要有坚持下去的信念,去等待一个让更多人见到自己实力的机会。“对于很喜欢演戏的人,如果有条件去继续追梦的话,相信他们会继续回到表演行业,继续做演员。”
卸下耀眼的光环,演员也只是一份普通的职业。就像著名的买菜市民刘青云、独自坐地铁出行的周润发,在平价餐厅被发现的张家辉……即使是荣誉满载的影帝,下班后也过着平凡的日子。
如今影视行业环境欠佳是不争的事实,从业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打好演员这份工,不单单是指要好好地完成表演了,还意味着要尽可能博取、甚至创造更多的机会。就像刘青云和古天乐自降片酬。在这个“冰河时期”,大家都在想办法“抵御寒冷”。
在僧多粥少的现状下,片酬难以大幅降低的非一线艺人,纷纷致力于提升曝光度。浏览社交平台不难发现,越来越多香港艺人热衷分享日常。一来是为了让观众了解演员生活的另一面,更重要的是, 曝光意味着机遇。
《宛妃传》剧照
因为在茶餐厅兼职而冲上热搜的戴耀明近期基本回归幕前,商演、广告、探店等邀约陆续增多。“近期已经很少回茶餐厅了”,戴耀明说,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的“打工生活”会成为热话。但他也感激大家的关注为他带来了机会。
“可能是在网上看到我洗碗洗得太可怜了,有茶餐厅想邀请我去做收银员,觉得收银没那么辛苦。”戴耀明有些哭笑不得,婉拒了这个“邀请”,因为他还是想专注在幕前, “演员这碗饭,想吃到死的那一天”。
戴耀明在餐厅打工(受访者供图)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谁都无法预知“冰河时期”何时会迎来曙光。演员唯有从做好自己开始,与行业并肩前行,才能让香港影视行业重新焕发光彩和活力。
冰河上空的阳光,暂时被乌云遮挡了,但终将穿透云层,普照大地。无论是继续等待,还是暂时离开。待到春暖花开,愿各位都能满血归来,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精彩!
时光福利
本文围绕香港影视行业的“冰河时期”展开,详细描述了从一线到非一线演员在行业低迷下的生存现状。一线艺人自降片酬仍面临无戏可拍的困境,非一线艺人则纷纷转行或兼职。尽管处境艰难,但演员们依旧怀揣着对演艺事业的热爱和坚守,努力在困境中寻找机会。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影视行业有望迎来复苏的曙光。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