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引发全球关注的现象,探讨了一些此前名不见经传的AI公司迅速崛起的原因,通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的观点,分析了“小天才”创业和“高管创业”两种力量,同时给出了AI领域创业的建议以及对科技转化的看法。
2025年,科技浪潮风起云涌,DeepSeek的火爆犹如一颗耀眼的新星划破夜空,而宇树科技人型机器人的走红更是如同一把火,点燃了全球对于中国人工智能(AI)产业发展的关注热情。此时,很多人心中不禁泛起好奇的涟漪:为何一些此前在行业中名不见经传的AI公司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行业的焦点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供图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接受了包括中新网在内的多家媒体的采访。他以一种充满欣赏的口吻说道:“无论是宇树科技这样的公司,还是其他众多年轻的AI公司,我们都能从它们身上看到一群充满激情的‘小天才’。他们怀揣着饱满的热情,以一种敢于颠覆原有技术生态的无畏态度,在AI领域不断进行创新,这种精神真的是难能可贵。”
王田苗进一步阐述,在AI创业的舞台上,除了这些“小天才”创业群体之外,还有另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那就是“高管创业”。“高管创业”群体往往拥有丰富的产业经验,他们在全球商业舞台上摸爬滚打,积累了强大的商业实力。同时,由于他们具备卓越的企业管理能力,所以对于产业的长链条资源整合能力非常突出,能够将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然而,王田苗也对想要在AI领域创业的人提出了建议。他严肃地指出:“目前AI产业仍然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技术体系和供应链标准尚未完全形成。无论是科技发达的美国,还是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亦或是有着深厚科技底蕴的欧洲,其实都还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因此,创业者们一定要看好方向,谨慎前行。”
王田苗还表示,AI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复杂领域,涉及到数学、材料、工程、人文,甚至工业设计等多个学科。创业者们应该聚焦消费产业需求,以此为突破口,一步一步攀登到高价值的顶端。只有这样,才更容易形成创新主链,进而由主链延伸出供应链,再由供应链催生出标准,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
基于以上观点,王田苗强调了科技转化的重要性。他认为:“在科技转化的过程中,中国AI产业要强化前沿科技的基础研究。因为只有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才有转化的可能。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研究,科技转化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他进一步解释说:“基础研究的最终方向,需要实现产教融合,紧密结合市场和产业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转化机制、人才培养、资金链和产业链等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从目前中国AI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王田苗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的产业生态正在往好的方面迅速转化。
本文围绕2025年中国AI产业发展受全球关注这一现象展开,介绍了“小天才”创业和“高管创业”两种AI创业力量,王田苗建议AI创业者看好方向,聚焦消费产业需求,强化基础研究,强调科技转化要结合市场和产业需求,当前中国AI产业生态正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