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俄乌问题,详细报道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关于在乌克兰实行临时管理的提议,以及美国、欧洲、乌克兰等各方对此的不同反应,还提及了美国与乌克兰的资源协议提案和下一轮俄美会谈的可能安排。
在俄乌问题上,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7日发表了重要言论。他提出,可以在联合国的主持下,与美国、欧洲以及俄罗斯的盟友共同探讨在乌克兰实行临时管理的可能性,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在乌克兰顺利举行民主选举。
当天,普京在俄罗斯西北部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接见“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潜艇官兵时作出了上述表示。他进一步阐述道,要先在乌克兰建立一个有能力且受民众信任的政府,之后俄罗斯再与这个政府开始和平条约的谈判,从而签署一份全世界都承认的、可靠且稳定的合法文件。
普京着重强调,乌克兰冲突的情况极为复杂,需要进行“认真的讨论和妥善的处理”。俄罗斯始终赞成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所有问题,但前提是要消除导致如今这种局面的根源。
普京还指出,俄罗斯愿意与欧洲共同解决乌克兰问题,然而欧洲却企图“牵着俄罗斯的鼻子走”,俄罗斯不会因为信任所谓的合作伙伴而犯错。
同时,他表示俄罗斯正循序渐进、坚定且自信地朝着开启特别军事行动时设立的目标前进。目前,俄罗斯军队在所有接触线上都保持着战略主动,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俄罗斯军队能够击败敌方。
针对普京的相关表态,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在27日回应媒体提问时称,乌克兰的治理应该由其宪法和人民来决定。
在欧洲方面,法国和英国有了新的动作。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7日表示,法国和英国两国军队参谋长近期将派代表前往乌克兰,讨论乌军建设的相关事宜。
由法英两国主导、旨在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志愿者联盟”当天在法国巴黎举行了峰会。马克龙在会后向媒体透露,31个国家代表以及北约、欧盟领导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与会方一致认为,未来俄乌签订停火协议后,一支强大、装备精良的乌克兰军队将是确保乌克兰和欧洲安全的首要因素。基于此,法英两国军队参谋长近期将派代表前往乌克兰,与乌方共同探讨未来乌军建设的具体事宜。
马克龙同时宣布,法国和英国计划牵头在俄乌实现停火后向乌克兰派遣一支“保障部队”。需要强调的是,这支部队并非维和部队,不会部署在俄乌前线,也不是为了替代乌军或北约在东欧的军事部署。他还特别指出,并非所有“志愿者联盟”的参与方都将派出人员参与这支部队,派遣“保障部队”是法英两国作出的提议,也是乌克兰所期望的。
本月20日,“志愿者联盟”在英国伦敦附近一处军事基地召开了闭门会议。英国首相斯塔默在会后表示,“志愿者联盟”将部署军队支持乌克兰,俄方若违反和平协议将面临“严重后果”。
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有重要发声。当天,泽连斯基出席“意愿联盟”会议时呼吁各方制定明确的在乌克兰部署联盟军队的计划。他在其官方社交平台上发文,提出了“7连问”,具体内容为:“在这次会议以及即将举行的军事会谈等讨论和磋商中,有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需要回答。哪些国家将参与乌克兰的地面、空中和海上军事行动?这些部队究竟会驻扎在哪里?这些部队的规模和结构将会如何?一旦发生威胁,他们的应对措施是什么?支持乌克兰的联盟何时才能真正在乌克兰部署军队?何时才能开始停火?何时才能彻底结束战争并达成和解?”泽连斯基强调,以上所有问题都需要一个明确的计划。
美国方面也有新动态。当地时间27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一份草案副本显示,特朗普政府已向乌克兰提出了一项新的自然资源协议提案,该提案将使美国获得更多乌克兰的稀土。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新提案不包括有关在俄乌战争中提供具体的安全保障。
特朗普政府辩解称,在美国寻求结束冲突之际,这项潜在协议将成为美国继续在乌克兰投资的主要原因,也是美国获得向乌克兰提供的援助补偿的一种方式。该提案的一个关键部分是要求乌克兰企业向美乌联合投资基金注资。知情人士表示,该协议将适用于整个乌克兰的所有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
关于俄美会谈,据中国新闻网消息,塔斯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俄美关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新一轮磋商,可能于4月中旬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
消息人士称,“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技术性磋商将继续进行,不过还没有讨论与下一轮会谈有关的组织问题”,“各代表团可能在4月中旬在利雅得举行另一次会议。”
据此前报道,当地时间3月23日至25日,美国代表团分别与乌克兰代表团、俄罗斯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了会谈。各方在黑海航运安全、暂停打击能源设施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本文围绕俄乌问题,呈现了俄罗斯、美国、欧洲、乌克兰等各方的不同立场和行动。普京提出乌克兰临时管理提议,展现了俄罗斯解决问题的思路;美法乌等各方也有各自的表态和举措,如美国的资源协议提案、法英的派兵计划、泽连斯基的诉求等。同时,俄美新一轮磋商可能举行,为局势发展带来了新的变数。整体来看,俄乌局势依旧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