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剧“瘦身”:是救命稻草还是饮鸩止渴?,长剧“砍集数”:一场充满挑战的内容变革

本文围绕爱奇艺创始人龚宇提出的“缩短长剧集数”建议展开,分析了长剧“向短”成为趋势的原因,探讨了这一举措对平台、创作方和市场的影响,指出长剧集数变革虽有必要,但全面实施面临诸多难题,强调内容精品化才是关键。

“如果饭都吃不饱了,哪来的诗跟远方?”这是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今年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演讲中一句引人深思的话语。虽然话听起来直白,但道理却很实在。当下,长视频行业已然到了为生存而全力拼搏的紧要关头。

面对如此困境,龚宇明确提出了“缩短长剧集数”的建议。实际上,这并非他首次谈及这一问题。早在2017年,他就率先提出“缩短集数”,并尝试美剧模式和短剧集模式。到今年再次表达相关观点,我们可以隐约察觉到,爱奇艺在长剧的集数和时长方面,都有意朝着“短”的方向发展。

那么,长剧“向短”是否是大势所“逼”呢?从去年年底开始,坊间就广泛流传某平台自2025年将实行“限集令”的消息,称“将不再接收16集以上的长剧”。尽管平台方一直未对此表态,但从这两年长剧市场新剧规模的变化来看,“长剧向短”几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例如,龚宇在演讲中分享的数据显示,去年电视剧项目的集数已从之前的每部45集降至28集左右。除了缩短集数,他还提到要减少内容时长。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导演刘家成也表达了对“长剧短制”的看法,认为“长剧从内容创作到播出方式都需要调整”,总结起来就是节奏要更快、集数要更灵活。由此可见,无论是平台方还是创作端,似乎都在传达一个共同的信号:长剧“缩水”正在加速。

长剧为何要“向短”发展呢?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降本增效。如今,长视频平台面临着“内忧外患”的行业大环境。一方面,平台承受着巨大的盈利和会员压力。以爱奇艺为例,根据其公布的2024年财报,虽然连续三年保持盈利,但净利润同比下降60%,会员规模和广告收入增长乏力,自救与变革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短视频、短剧的强劲冲击十分明显。它们不断分散用户的注意力,改变大众的观剧习惯。与花费大量时间完整追完一部大体量的长剧相比,越来越多的观众更倾向于选择快节奏、爽点多、强情绪的“短内容”。此外,近两年长剧市场“注水”“烂尾”等问题频发,导致观众中途弃剧的现象更加普遍。优酷副总裁谢颖曾在去年年末的公开演讲中公布数据:长视频用户前五集的弃剧率在50%以上,剧集的完播率只有20 – 30%。所以,长剧“砍集数”对于平台来说,可谓是大势所“逼”。

那么,缩短长剧集数能否拯救长剧呢?其实,限制剧集集数在行业中并非新鲜事。前几年国家广电总局就曾发布规定,提倡电视剧网络剧的拍摄制作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剧集创作。如果说从40集压缩到30集是量变,那么现在一些平台推行的只有十几集篇幅的短精剧无疑是一场内容质变。

站在平台的角度,缩短长剧集数的做法不难理解。这样一来,项目的总体资金规模会变小,从前期投资到演员片酬以及其他制作成本都会大幅压缩,制作和回款周期也能相应缩短。同时,集数变短有助于提高新项目的开机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积压剧的库存问题。如此看来,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确实可以有效缓解平台当前的资金压力。

从创作环节来看,也有一定的益处。最直观的体现是,内容体量的压缩会倒逼创作者在创作时有意识地打磨剧情,删除无效的“水分”情节,使故事结构和节奏更加紧凑。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如近两年的《漫长的季节》《新生》《我的阿勒泰》等,还有一些适合多季短剧化开发的IP系列剧也有先例。

长剧“瘦身”:是救命稻草还是饮鸩止渴?,长剧“砍集数”:一场充满挑战的内容变革

然而,短期内大刀阔斧地实行“一刀切”地缩减集数也会带来一系列潜在问题。首先,并非所有题材都适合短剧集制作。结合过往经验,短剧集更适合阶段性的故事呈现,比如悬疑类型已经诞生了多部代表作。而像许多古装、年代等题材,部分剧集由于时间空间跨度大、出场人物多、情感铺垫多等因素,一味地压缩集数可能无法精准传达内容的核心精髓。

长剧“瘦身”:是救命稻草还是饮鸩止渴?,长剧“砍集数”:一场充满挑战的内容变革

其次,对编剧和导演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从长剧突然转型到短剧集,涉及内容创作逻辑、工作模式、制作周期等各个方面,更关键的是酬劳也会相应减少。尤其是对于正在开发的项目,如果中途被通知要“砍集数”,对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

即便对于平台方来说,也并非只有好处。一个直接的问题是如何盈利。例如,比起12集的短剧,30集的长剧营销场景更多,能吸引广告主的可能性更大,潜在盈利空间也更大。此外,还要考虑用户黏性的问题。长视频平台多年培养的长剧用户观剧习惯一旦被打破,是否会导致老用户流失?如果削减后的剧集口碑不如预期,无法吸引新用户又该怎么办?

长剧的集数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说起来容易,真正全面实施起来,内容产业上中下游面临的难题可能比想象中更多。因此,变革是必要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况且,对于现在的长剧市场而言,“向短”或许只能解决表面问题,无法根治根本。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内容的源头进行治理。就像龚宇所说,不管是长剧、微剧、短剧还是网络电影,都要“聚焦精品”,“经典永流传”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

本文深入分析了长剧“向短”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指出长剧集数变革虽有降本增效等积极意义,但全面实施存在诸多难题,强调内容精品化才是长剧市场发展的关键,变革需谨慎推进,不可操之过急。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397.html

(0)
六合柯慧六合柯慧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