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神秘赣商甘胜泉在海源复材的资本运作展开,详细讲述了海源复材股份转让的过程、甘胜泉的投资收益情况,以及海源复材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回顾了甘胜泉在海源复材创造的高光时刻和面临的问题。
有这样一种境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在海源复材(002529)的发展历程中,神秘赣商甘胜泉曾创造了多个跨界光伏的高光时刻。而如今,他正以赢家的姿态,逐渐从海源复材的舞台上淡出。
3月24日,海源复材发布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因策划股份转让事宜而临时停牌。紧接着,3月25日又再次发布公告,继续停牌。经过26、27、28日这三天紧锣密鼓的运作,海源复材的股份转让事项终于顺利敲定。
据公告内容显示,赛维电力、甘胜泉与新余金紫欣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新余金紫欣”)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赛维电力持有的海源复材3717.50万股股份,将以9.42元/股的价格,合计35,018.85万元,协议转让给新余金紫欣。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转让价格比3月24日停牌前的股价9.41元刚好高出1分。随后,海源复材发布了复牌公告,3月31日正式复盘交易。按照达成的股份转让协议,开盘后其股价有望向上冲一冲。
在将海源复材14.2981%的股份拟转让给带有国资股东的新余金紫欣后,赛维电力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不再是海源复材的控股股东,而是变成了仅持有1000万股、持股占比3.8462%的小股东。这一转变表明,赛维电力和甘胜泉已在很大程度上退出了海源复材。
这无疑是一场胜利,严格来说,这是属于甘胜泉的胜利。在曲线“借壳”海源复材这件事上,从账面上看,甘胜泉还是有所收获的。
时间回溯到2020年3月,海诚投资、股东李明阳、海源实业以5.5亿元的价格,将5720万股*ST海源股份转让给江西嘉维,也就是赛维电力的前身。这笔交易价格折合9.62元/股。
到了2021年3月,*ST海源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5.66元/股的价格,向甘胜泉、国电投研究院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8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72亿元(含),拟用于“新余赛维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GW高效组件生产线新建项目(二期)”和补充流动资金。然而,后来这笔定增因备受质疑而未能落地。不过,即便如此,赛维电力的入股也并非亏本买卖。
原来,赛维电力在海源复材最高翻7倍的大牛市间隙赚了一笔丰厚的利润。其于2022年12月3日和2023年6月9日分别减持了482.50万股和520万股,共计套现约1.5亿元,相当于每股股价在15元左右。
现在,9.42元/股的转让价虽较当初9.62元/股的价格低0.2元,剔除利息的话,转让3717.50万股股份会有743.5万元的浮亏损。但从中长期角度来看,甘胜泉手中还有1000万股可以减持套现。若转让协议完成后,按照减股5%以下股东减持不需要公告的规定,甘胜泉可以选择合适的价格快速出手。
鉴于新余金紫欣入主,迎来“新生”的海源复材不排除有更好的表现。如此一来,甘胜泉有机会把剩余的1000万股卖个好价钱。
复盘甘胜泉入股海源复材的过程,他以0元注入光伏资产绕道“借壳”,只花10万元左右便实现了*ST海源的保壳、脱星摘帽,充分演绎了出神入化的财务、资本运作技巧。他只是抛出300亿、105亿、80.24亿元的扩产计划,便创造了海源复材从5.59元左右涨到35.76元历史新高的神话,然而却仅建成1.375GW组件产能。
在终止总投资80.24亿元的滁州项目后,甘胜泉曾表示,海源复材既不会参与光伏军备竞赛,也不会放弃光伏业务。但现在看来,海源复材确定是要退出光伏业务了。
赛维电力及其实控人甘胜泉是绕道借壳、跨界光伏案例中,为数不多实控人可全身而退的一家。能做到这一点,核心要领就是“口嗨”,发几纸公告即可。不管怎么说,这个跨界的故事都颇具励志色彩。
本文详细介绍了神秘赣商甘胜泉在海源复材的资本运作过程,包括股份转让、投资收益等情况。甘胜泉凭借出色的资本运作技巧在海源复材创造了高光时刻,但最终选择淡出。海源复材也将因股份转让迎来新变化,且大概率退出光伏业务。甘胜泉在跨界光伏中能够全身而退,其运作方式和发展路径值得关注和思考。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