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谣言与真相大揭秘:从草莓到AI骗局

本文聚焦2025年3月,针对近期网络上流传的各类谣言和误区展开剖析,包括“草莓瘟”、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公示信息、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效果对比等内容,同时重点探讨了AI生成虚假图炮制谣言的现象及应对方法。

2025年3月18日

谣 言 最近有“草莓瘟”不能吃草莓?

2025年谣言与真相大揭秘:从草莓到AI骗局

详情: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则关于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市本级事业单位“绿色通道”拟引进人员进行公示公告的信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对此,赤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严正声明。2024年度赤峰市市本级事业单位“绿色通道”人才引进工作,严格遵循报名审核、面试、体检考察等法定程序,并于2024年12月26日通过官方网站完成公示。整个过程合法合规,结果真实有效,不存在任何补充公示或调整录用的情形。此外,赤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从未委托第三方机构发布相关信息,所有信息均通过赤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发布,其他渠道发布的信息均未获得官方授权。同时,人才引进工作不收取任何费用,凡是以“内部指标”“定向录用”等名义索取财物的行为均属于诈骗。

误 区 打胰岛素比吃口服药降糖效果好?

真相: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都有各自适用的症状,适用于不同类型和阶段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主要应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当口服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或者患者存在严重并发症时,胰岛素能够直接补充体内缺乏的胰岛素,从而有效降低血糖。而口服降糖药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它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或者减少葡萄糖吸收等机制来控制血糖。所以,选择胰岛素还是口服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等因素,并不存在绝对的“谁更好”的标准。

提 示 提防AI生成虚假图炮制谣言

详情:当前,随着AI等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个别网民为了蹭热点、博流量,利用AI技术凭空杜撰、恶意拼凑剪接、夸大扭曲事实来编造谣言,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的稳定。AI生成图片导致了“有图未必有真相”的复杂局面,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用AI编造不实消息 传播迅速多人受骗

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总有一些人企图蹭热点,他们采用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等手段,用“假图”冒充新闻现场图片,并将其与真实新闻事件恶意关联,以此来炒作舆论、撩拨网民情绪,对抢险救灾、应急处置等线下工作造成了干扰。这类谣言真假混杂、似是而非,甄别起来难度极大。例如去年,新疆喀什、阿克苏地区相继发生地震,部分自媒体无视事实真相,利用AI技术对一些旧图、视频片段进行拼凑,制造谣言误导网民。

“有图未必有真相”该如何应对

面对AI生成虚假图片传播谣言的情况,广大网民应提高警惕,不断提升识别、防范和抵制网络谣言的能力。

观察细节:许多AI生成的图片、视频中,可能存在边缘模糊、光线阴影不自然的问题,人物的眼睛、头发、手指等部位可能处理得不够完美,透视关系也可能不够自然准确。

多方验证:我们要从多个权威渠道获取信息并进行对比。对于一些热点事件,可以检索官方媒体的报道,以此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使用工具:利用AI图片检测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图片是否为AI生成。

谨慎分享:在确定信息真实可靠之前,不要随意转发,以免在无意中成为谣言传播的推手。

网上发布虚假信息 行为人需担责

本文围绕2025年3月出现的各类谣言和误区展开,涉及食品安全、事业单位引进信息、医疗知识以及AI虚假信息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澄清和分析,提醒广大网民要保持警惕,提升对谣言的辨别能力,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同时强调了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需承担责任。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91.html

(0)
六合柯慧六合柯慧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